[发明专利]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手力反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2385.0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唐启俊;田应仲;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介入 手术 机器 人主 手力 反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管介入手术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一种主要透过内窥镜及各种显像技术而使外科医生在无需对患者造成巨大伤口的情况下施行手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医院实习和培训人员出现短缺的现象,即患者多医生少,且培训周期较长,所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降低培训医生的成本和周期。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沉浸式交互系统,它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来生成逼真的融视、听、触觉于一体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最终让操作者产生与真实环境等同的感受。在虚拟现实中,通过虚拟手术设备以及虚拟显示环境为医生创造一个逼近真实的手术环境,为了使医生有种身临其中的感觉,力反馈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运用虚拟技术对医生进行培训时,让医生有真实手术的感受,真实感受手术中导丝导管碰撞带来的阻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包括:
机架,用于固定其它组件,其包括两个侧板和一个顶板。两个侧板对称布置,通过4个螺钉与顶板固定,运动组件和部分限制组件被安装在两侧板内。
运动组件,即为提供动力以及传动运动的部位,其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42步进电机、用于传递运动的齿轮组、用于固定齿轮及承受载荷的旋转轴。所述42步进电机故设于所述机架的上板;所述齿轮组为直齿锥形齿,小锥齿轮固定于所述电机轴上,大锥齿轮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电机轴与所述旋转轴成90°。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制组件,其包括限制板、用于夹持导丝导管的推杆以及直接与导丝导管接触的海绵。所述限制板有两个,对称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推杆有两个,通过紧钉螺钉对称设于所述限制板上;两块所述软海绵对称粘于所述两推杆上。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组件,其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推杆以及所述限制板旋转及前后运动的定位杆、直线轴承以及螺母。所述两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推杆内,过盈配合;所述定位杆穿设于所述两直线轴承内和所述两侧板;所述定位杆中部设有螺纹,所述螺母将所述定位杆拧紧扣于所述两侧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运动组件还包括轴承、紧定螺钉等。所述轴承有两个,对称设于所述两侧板上,所述旋转轴穿设于所述两轴承内;所述旋转轴轴端设有一定长度的螺纹,两端螺纹旋向相反。
具体地,所述限制板上设有两个通孔,上端为螺纹孔与所述旋转轴配合,另一个所述限制板此处的螺纹与其相反;所述限制板下端设有光滑通孔,与所述直线轴承配合。
更具体地,所述两限制板总是朝相反方向运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能够实现所述两块海绵能同时朝着位于海绵中心的导丝导管等距离移动,通过挤压导丝导管给与导丝导管不同大小的摩擦阻力。
(2)本发明所提供的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能够实现所述限制板连同所述推杆总是朝着相反方向等距离运动。
由上述技术效果(1)(2)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通过一对齿轮和一个旋转轴即可实现海绵的相向运动,说明本发明结构紧凑、效率很高。
本发明所提供的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可以平稳、准确地实现力的反馈,有效提高虚拟手术的真实性,缩短培训时间,增加了每年接受治疗的病人人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架及运动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限制组件以及定位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例提供了一种血管介入手术主手力反馈装置,包括机架(1)、运动组件(2)、限制组件(3)和定位组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2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列车脱轨的模拟起复演练装置
- 下一篇:高精度直插式电加热熔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