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仪表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7700.0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刚;张强;何亚洲;张银鹏;夏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27/00 | 分类号: | 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4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仪表 自动检测 装置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仪表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电脑主机、数据采集卡和标准仪表,电脑主机通过数据采集卡控制标准仪表对被检仪表检测并进行数据传递,电脑主机中设置有基本信息数据库和流程控制数据库,基本信息数据库存储标准仪表通讯端口设置、控制函数和读数函数以及被检仪表的通讯端口设置和读数函数;本发明适用性广,系统未强制集成标准仪表,成本低,系统可拓展性好,不仅适用于目前市场已有的仪表,对于未来进入市场的仪表,只要具有统一的数据端口,本发明都可支持,也可以支持电学、流量类仪表,系统具有运行中自检功能,对超差的仪表可给出即时警示,可避免大量检测时间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量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适用于实验室内对各型压力类计量器具进行自动化检测的通用检测装置,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采用该种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压力类计量器具如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压力控制器、数字压力表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遥感测量、环境监测、医疗器械及工业生产等行业,用于测量环境中的压力值,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控制性计量器具,其准确度可靠性直接影响测量装置的性能。为了保证实际使用中的压力类计量器具都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按照国家检定规程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以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
压力类计量器具检测采用标准器与被检仪表相连,通过标准值与被检值比较来实现,目前主要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完成。这种方式的操作繁复,控制标准器、记录测量数据以及后续数据处理等都需人工完成,根据检定规程,对于高精度的压力计量器具需要进行两次正、反行程,各11个共44个测量点,耗时长、效率低并且易发生错误,实现检测自动化是现实的需求也是必然的趋势。
在现有技术中,压力计量器具自动检测检测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专利号为201410078959.7的发明专利“压力传感器静态性能快速校准系统及方法”、专利号为201310484705.0 的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型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校准装置”以及专利号为200710157892.6的发明专利“组合式数字压力校准仪”等,上述现有技术均存在以下的缺点:
1、通用性不够,功能较为单一,仅适用于某种单一类型的压力计量器具如电压输出的压力传感器检测。
2、标准器固化于系统中,成本高,测量范围受限且拓展性不够。
3、检测过程设置和数据处理方式以便利生产为主,没有依据国家检定规程,也不能自动生成证书报告,不利于实验室计量检测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在先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通用化的压力仪表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既能够支持多种压力标准器也可对不同类型的压力计量器具的自动检测与量值传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仪表自动检测装置,对压力计量器具进行自动检测,包括电脑主机、数据采集卡和标准仪表,电脑主机通过数据采集卡控制标准仪表对被检仪表检测并进行数据传递,电脑主机中设置有基本信息数据库和流程控制数据库,基本信息数据库存储标准仪表通讯端口设置、控制函数和读数函数以及被检仪表的通讯端口设置和读数函数;流程控制数据库根据不同类型的被检仪表依据检定规程存储设置包括测量点和测量循环次数的测量程序信息,同时存储被检仪表的测量结果,以被检仪表的唯一型号进行分类储存和采用数据处理方式;数据采集卡设置有一个GPIB接口和多个RS232接口,支持多个同量程、同型号的被检仪表同时测量,电脑主机中测量程序通过GPIB接口与标准仪表相连,控制标准仪表自动运行和读取标准值,通过RS232接口与被检仪表相连并读取被检仪表输出值。
数据处理方式依据检定规程,采用EXCEl格式并自动输出打印。
若被检仪表为以电流或电压输出的仪表时,通过串接设置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的RS232接口实现系统数据自动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7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