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机器人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5065.2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学铖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B24B47/04;B24B41/04;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机器人 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了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装备,包括操控臂,操控臂左端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右端壁中设置有转槽,转槽右端壁中设置有滑行槽,转槽中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套,转套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形轮,转套中设置有端口朝右的花键孔,滑行槽中可左右滑行地安装有滑行架,滑行架中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机和第二驱动机,花键孔中可左右滑行地配合安装有花键轴,花键轴与第一驱动机连接,滑行槽右端壁中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螺旋轴,螺旋轴与第二驱动机连接,安装腔左端壁中设置有四个空槽,每个空槽中接近所述安装腔左端壁处设置有通连外端的导槽,导槽中滑行安装有滑行臂,滑行臂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打磨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机器人装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用于管件内壁打磨的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化,利用机器人对管件内壁进行打磨,虽然可以减少劳动成本,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打磨机器人来说,往往会对一些不同内径的管件打磨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打磨头,操作十分不便,因此,传统的打磨机器人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机器人装备。
本发明的 一种智能机器人装备,包括用于探入管道内的机器人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由转臂以及操控臂组成,所述转臂右侧端面内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中设有装配结构,所述旋转臂通过所述装配结构与机器人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操控臂左端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右端壁中设置有转槽,所述转槽右端壁中设置有滑行槽,所述转槽中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形轮,所述转套中设置有端口朝右的花键孔,所述滑行槽中可左右滑行地安装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中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机和第二驱动机,所述花键孔中可左右滑行地配合安装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机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外侧设有护托装置,所述护托装置包括抗振垫与散热翅片,所述滑行槽右端壁中设置有螺旋孔,所述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与所述第二驱动机连接,所述安装腔左端壁中设置有四个空槽,且相邻两个空槽相隔90度,每个空槽中接近所述安装腔左端壁处设置有通连外端的导槽,所述导槽中滑行安装有滑行臂,所述滑行臂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打磨头,所述滑行臂一侧设置有齿形条,每个空槽中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有齿形轮组,所述齿形轮组包括与所述齿形条配合连接的第一齿形轮、探入所述安装腔中并与所述第三齿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形轮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形轮和第二齿形轮的接连套。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行架左端面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转套右端面配合的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与所述转套右端面接触后,可防止所述转套发生转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打磨头外侧端设置为弧形,从而可适应管道内壁的形状。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行臂背离所述齿形条的端面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滑行安装在设置于所述空槽侧壁中的卡槽中,从而可限制所述滑行臂的滑动位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行槽为方形,所述滑行架为方形,从而所述滑行架可在所述滑行槽中滑动而不可发生转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抗振垫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抗振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多组所述散热翅片,所述第二驱动机外侧也设有所述护托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滑行架位于所述滑行槽右端,而所述橡胶片不与所述转套接触,从而允许所述转套转动,而所述打磨头完全收缩在所述导槽中,且所述打磨头外侧端与所述操控臂外端壁平齐,从而所述操控臂可顺利插入到管道中,所述打磨头不会干涉操控臂插入到管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学铖,未经徐学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5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