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3533.2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7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熊双勇;龙文琴;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业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现代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饮品,经过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绿茶是为经过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其含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比较多。绿茶中的营养成分,对预防癌症、抗衰老、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的效果,是其他茶叶达不到的,绿茶的制作基本上都是通过选用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备而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如公开号为CN103652005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先采用滚筒机杀青,而后用锅式杀青机杀青,然后进行揉捻,干燥,分级,冷藏;该发明具有出叶快,杀青效果好,价格较低等优点。不难看出传统的绿茶虽然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保留茶叶中原有的营养成分,但是在工艺上并没有什么改变,使得制备出的绿茶大同小异,为此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彻底改变了传统绿茶的加工方法,制备出一种具有嫩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的绿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杀青:采用先高后低的方式进行蒸汽杀青,先将温度控制为80-100℃进行杀青,时间控制为60-120s,然后将温度迅速降至30-40℃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3-5min,老叶嫩杀,嫩叶老杀将茶叶杀透使其含水量为70-80%;
b、茶青冷却:将杀青叶均匀的摊放入摊青槽中,冷却至温度为16-18℃;
c、脱水:将冷却完成后的茶叶叶片微卷放入揉捻机中,不加压揉捻5-9min,揉捻过程中不揉出茶汁,将揉捻完成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控制温度为90-100℃,时间为3-5min;
d、冷却做形:将经过脱水处理的茶叶取出放入摊青槽中,再次冷却至16-18℃后经过理条做形即可;
e、分筛:将冷却做形完成的茶叶放入孔径为1.4-1.6mm的筛子中进行分筛处理,筛出碎茶及茶末和茶灰;
f、烘干包装:将分筛处理完成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至含水量≤5%,出锅冷却包装即可。
所述步骤b中的杀青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摊放时间为18-28min。
所述步骤c中茶叶经过脱水处理后的含水量为55-65%。
所述步骤d中的脱水叶的摊放厚度为1-3cm,摊放时间为10-14min。
所述步骤d中理条做形的温度控制为90-120℃,时间控制为10-20min,投叶量控制为以理条机往复速度茶叶不抛出槽即可,当茶叶温度上升至60℃时,采用吹风机进行吹风排湿。
所述步骤d中理条做形后茶叶的含水量为25-35%。
所述步骤f中烘干采用持续升温的方式将温度由90℃升至130℃,烘干的时间控制为15-2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法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先高后低的方式进行蒸汽杀青,使得茶叶杀得更透更均匀,然后经过冷却后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揉捻过程中不将茶汁脱出,只是单独将水分脱出,使得茶叶最大程度上的保留了原始的口感及滋味,最后通过冷却做形、分筛、烘干包装提升了绿茶的品质,优选出质量较高的成品,采用本方法制备出来的绿茶具有栗香馥郁、色泽绿润、滋味鲜爽浓醇、叶底明亮完整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一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杀青:采用先高后低的方式进行蒸汽杀青,先将温度控制为80℃进行杀青,时间控制为60s,然后将温度迅速降至30℃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3min,老叶嫩杀,嫩叶老杀将茶叶杀透使其含水量为80%;
b、茶青冷却:将杀青叶均匀的摊放入摊青槽中,杀青叶的摊放厚度为2cm,摊放时间为18min,冷却至温度为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3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片茶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小茶块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