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CP/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3495.0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0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壹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1/02 | 分类号: | C08L81/02;C08L101/12;C08K13/04;C08K7/14;C08K5/13;C08K5/526;C08K5/523;B29C48/9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4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p pps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CP/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40‑70份聚苯硫醚树脂、10‑30份液晶聚合物、10‑40份玻璃纤维、2‑10份相容剂、0.2‑1.5份偶联剂、0.2‑0.5份抗氧剂和0.2‑0.5份润滑剂。本发明的LCP/PPS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韧性、耐磨性、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成型性能好,加工性能好,成本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能使液晶聚合物在聚苯硫醚中形成微纤相,且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CP/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苯硫醚作为六大工程塑料之一得到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而聚苯硫醚具有优良的人稳定性、阻燃性、耐腐蚀性和电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化工仪器仪表和航天工业等塑代金属领域。
但聚苯硫醚有着材料脆弱、韧性较差、耐磨性比较差等缺点,这些缺陷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聚苯硫醚的应用领域。而传统对聚苯硫醚的改性方法都是用过添加玻纤、碳纤维、增韧剂、无机润滑填料等原料来提高聚苯硫醚的性能,但是这些传统的改性方法使聚苯硫醚损伤了原有的优点,如无机润滑填料的加入会影响材料的韧性,增韧剂的加入会影响聚苯硫醚的热稳定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P/PPS复合材料,该LCP/PPS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强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P/P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能使液晶聚合物在聚苯硫醚中形成微纤相,且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LCP/PP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苯硫醚树脂 40-70份
液晶聚合物 10-30份
玻璃纤维 10-40份
相容剂 2-10份
偶联剂 0.2-1.5份
抗氧剂 0.2-0.5份
润滑剂 0.2-0.5份。
本发明的LCP/PPS复合材料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各原料之间相互配合作用,协同反应,能使制得的LCP/PPS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韧性、耐磨性、耐候性耐腐蚀性、抗冲击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等性能,耐热性好,成型性能好,尺寸稳定性好,加工性能好,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其中,通过采用液晶聚合物,有效提高了聚苯硫醚的韧性、热稳定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使液晶聚合物在聚苯硫醚中形成微纤形态,提高了LCP/PPS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并保持了聚苯硫醚较多的原有性能;采用的玻璃纤维具有较好的介电性和耐热性,吸湿性小,提高了LCP/PPS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通过采用上述种类的相容剂,降低了各原料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了各原料之间的界面粘接力,提高了LCP/PPS复合材料的相容作用;通过采用偶联剂,促进各原料的相互反应,有效提高了各原料之间的相容性能,并进一步提高了LCP/PPS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耐候性和耐腐蚀性;通过采用抗氧剂,能有效降LCP/PPS复合材料的热氧降解程度,能长时间保持较佳的力学性能;通过采用润滑剂,对LCP/PPS复合材料料起到内部润滑和外部润滑的作用,提高了LCP/PPS复合材料的成型性能和加工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壹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壹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3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