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1990.8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5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8 | 分类号: | F25B9/08;F25B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蒸汽 喷射 制冷 除湿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属于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所诉蒸汽喷射式制冷设备是等压混合过程,混合蒸汽在扩压器中等压做功,混合蒸汽在冷凝器中实现冷凝,一部分凝结水经节流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汽化制冷,另一部分凝结水用循环泵送入蒸汽加热器,从新加热成高温、高压工作蒸汽。现有技术的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采用的都是蒸汽加热器的高温高压工作蒸汽,蒸汽加热器需要利用电能,也存在浪费电能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能利用船舶高速行驶时迎面吹来的高速气体的一种船舶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采用的都是蒸汽加热器的高温高压工作蒸汽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舶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包括进气喇叭、喷射器、空调回水管路、蒸发器、冷水管路和空调系统,所述进气喇叭通过管路与喷射器相连,喷射器的喷嘴出口位于蒸发器内,蒸发器底部通过冷水管路与空调系统相连,空调系统通过空调回水管路与蒸发器相互连通。
所述进气喇叭的大口位于船舶外,进气喇叭与船头同向。
所述蒸发器内的工作介质为水。
所述蒸发器内的工作介质为氟利昂制冷剂。
本发明的优点是:船舶迎面吹来的高速气体进入喷射器,在喷射器中流动,经过喷射器的渐缩段,气体的流速还将大大增加;所以在喷射器的喷嘴的出口处将造成很低的压力,使蒸发器中的水在低温下蒸发,由于水汽化时需从未汽化的水中吸收潜热,因而会使未汽化的水温度降低,这部分低温水就可为空调系统末端供冷;蒸发器内的水与空调回水混合后,经高速气体喷射,造成蒸发器内的压力降低,蒸发器内水的饱和温度降低,所以蒸发器内的水在低温下蒸发,吸收未气化水的潜热,使未气化水的温度降低,最终蒸发器内的水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水可用于空调系统末端供冷;本装置优点是的补偿能形式为高速气体的动能,不用电能,利用的是船舶高速运行的动能,机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本装置使用低沸点的氟利昂制冷剂,可以获得更低的制降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船舶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的整体俯视图;
图中:1、进气喇叭2、喷射器3、空调回水管路4、蒸发器5、冷水管路6、空调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船舶蒸汽喷射制冷除湿空调装置,包括进气喇叭1、喷射器2、空调回水管路3、蒸发器4、冷水管路5,所述进气喇叭1通过管路与喷射器2相连,喷射器2的喷嘴出口位于蒸发器4内,蒸发器4底部通过冷水管路5与空调系统6相连,空调系统6通过空调回水管路3与蒸发器4相互连通,进气喇叭1的大口位于船舶外,进气喇叭1与船头同向,蒸发器4内的工作介质为水或氟利昂制冷剂,冷水管路5上安装节流阀。
本发明使用方法:船舶迎面吹来的高速气体进入喷射器2,在喷射器2中流动,经过喷射器2的渐缩段,气体的流速还将大大增加;所以在喷射器2的喷嘴的出口处将造成很低的压力,使蒸发器4中的水在低温下蒸发,由于水汽化时需从未汽化的水中吸收潜热,因而会使未汽化的水温度降低,这部分低温水就可为空调系统6末端供冷;蒸发器4内的水与空调回水混合后,经高速气体喷射,造成蒸发器4内的压力降低,蒸发器4内水的饱和温度降低,所以蒸发器4内的水在低温下蒸发,吸收未气化水的潜热,使未气化水的温度降低,最终蒸发器4内的水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水可用于空调系统6末端供冷;蒸发水汽从蒸发器4顶部的气体管路排除,本装置优点是的补偿能形式为高速气体的动能,不用电能,利用的是船舶高速运行的动能,机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本装置使用低沸点的氟利昂制冷剂,可以获得更低的制降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1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