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瓜种子处理剂及其用于处理苦瓜种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6047.8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1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夏;林庆胜;陈木溪;陈坤豪;杜冰梓;张漫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和利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43/36;A01P1/00;A01P3/00;A01P5/00;A01P7/04;A01P21/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易朝晖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瓜 种子 处理 及其 用于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苦瓜种子处理剂及处理苦瓜种子的方法,包括将含有氟吡呋喃酮、咯菌腈和氟吡菌酰胺的种子处理剂与种子接触,所述接触优选为将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所述种子处理剂中氟吡呋喃酮、咯菌腈和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5‑30%:1‑5%:1‑30%。本发明的种子处理剂中各个组分复配后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加作用,而是三者复配后可以起到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活性成分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苦瓜处理的种子处理剂及其用于处理苦瓜种子的方法,所述种子处理剂活性成分至少包括氟吡呋喃酮、咯菌腈和氟吡菌酰胺。
背景技术
苦瓜,别名凉瓜,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印度热带地区,在南亚、东南亚、加勒比海群岛和我国均有广泛分布,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北方地区栽培也在逐年扩大,但由于苦瓜种皮厚而坚硬,透气性差,往往造成发芽率低和出苗不整齐等,同时,种子在萌发过程及作物生长过程中收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如苦瓜菌核病、蔓枯病、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等。种子健康在农业服务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种子处理是种子健康中的重要环节,种子处理是单位成本效率最高的植保服务方式,可以实现提前植保、精准施药、省力省工,同时可以实现对种子生命(品种和市场)周期的管理。
氟吡呋喃酮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亦为新型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由拜耳生产。氟吡呋喃酮具有内吸、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其速效、高效、持效,对环境友好,毒性低。氟吡呋喃酮能使害虫迅速停止取食,可有效防治传播病毒和细菌的媒介害虫;由于其具有渗透作用,所以即便药剂只喷洒到叶片顶端,也可以成功防治在底部取食的害虫,也即,对隐蔽害虫也有效。氟吡呋喃酮可用于许多作物,如蔬菜、果树、咖啡、可可、棉花、大豆(种子处理)以及其他大田作物等,高选择性地防治主要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粉虱、木虱、叶蝉、介壳虫、甲虫、潜叶蝇、粉蚧、软蚧、柑橘木虱、象甲和蓟马等。对包括幼虫和成虫在内的所有生长时期皆有效。对抗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害虫效果特别好,且对蜜蜂安全,并有助于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
氟吡菌酰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类杀菌剂,通过阻碍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的电子转移而抑制线粒体呼吸,氟吡菌酰胺可用于防治70多种作物上的病害,尤其对核盘菌、灰霉病菌、丛梗孢属病菌和白粉病菌引起的病害防效优异。拜耳的一款创新杀线虫剂Indemnify获得美国环保署登记批准。Indemnify的活性成分为氟吡菌酰胺,具有预防和治疗线虫的作用,对刺线虫、根结线虫、螺旋线虫和其他种类线虫均有效。
咯菌腈属苯基酰胺类,为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施药方式多样化、保护与治疗效果均优异的广谱内吸杀菌剂,可以作茎叶处理、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对霜霉菌、疫霉菌、腐霉菌等引起的作物病害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目前,用于苦瓜种子处理的种子处理剂较少,实际生产中,对种子高度安全,能够明显刺激生长并在苦瓜生长全程能够防治病虫害的种子处理剂成为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苦瓜种子处理剂,用于苦瓜种子包衣,可以有效去除苦瓜种子表面的病菌,有效控制苦瓜生长周期主要的种传和土传病害,如菌核病、蔓枯病、枯萎病、线虫、蚜虫等,同时,本发明的种子处理剂可以提高种子和种苗活力。此外,本发明的种子处理剂还可广泛应用于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农作物的种子处理。
本发明的另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苦瓜种子的方法,包括将种子或播种种子的介质与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播种种子的介质” 是指任何适合由种子生长植物和/或幼苗的生长环境如土壤和其他生长介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和利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广东和利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6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务切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截屏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