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苯类化合物在制备氧化应激诱发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5302.7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周明星;孙斌;王小宁;任冬梅;娄红祥;徐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663 | 分类号: | A61K31/663;A61K31/255;A61K9/20;A61P11/00;A61P13/12;A61P29/00;A61P3/10;A61P25/00;A61P35/00;C07F9/38;C07F9/48;C07C301/00;C07C30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苯 化合物 制备 氧化 应激 诱发 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联苯类化合物的应用,具体涉及联苯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氧化应激诱发疾病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气、水源、土壤、食品污染严重,例如碳硫氮氧化物(CO、SO2、NO2等)、重金属(铅、铬、砷等)、建筑矿物尘形成的雾霾;工业和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以及进而引起的粮食污染。这些污染物侵袭人体组织器官,导致人体活性氧、活性氮增高,引起人体核苷酸、蛋白、脂质损伤,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呼吸道炎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的发生。
核转录因子Nrf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信号通路是调控人体氧化应激的关键通路,是化学预防剂(药物)作用的靶点。Nrf2是调节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的重要转录因子,通过与抗氧化酶和II相解毒酶启动子区域抗氧化反应原件(ARE)结合调控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其目标基因包括编码GST、UGT、NQO1的II相解毒酶,及γGCS、HO-1等内源性抗氧化蛋白。当机体暴露于亲电性异物、化学致癌物等损伤机体的环境污染物时,Nrf2便会激活抗氧化酶和II相解毒酶清除有害污染物,预防其对细胞组织的损害,保护机体免受环境污染物的危害。
在面对污染物引起的损伤和氧化应激状态下,利用外源性Nrf2激动剂上调人体器官和组织Nrf2水平,能够增强机体自身防御能力,对于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呼吸道炎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激活Nrf2信号通路,能够上调II相解毒酶水平,清除污染物中致癌物或降低其毒性,抑制致癌物诱导的DNA损伤、基因突变,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上调Nrf2表达,能够增加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清除细胞内活性氧,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呼吸道炎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天然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对人类药物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许多临床用药为天然产物或来源于天然产物,例如青蒿素、紫杉醇、ET743等,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先导化合物,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其中,坚叶樟提取物具有Nrf2激动作用,具有成为防治氧化应激诱发疾病药物的潜力。但是,坚叶樟中含有脂肪族化合物、单萜类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联苯类化合物、四氢萘酮类化合物、苯并吡喃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色原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等化合物,其成分繁多复杂,且并未有文献对坚叶樟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活性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联苯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氧化应激诱发疾病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能够预防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呼吸道炎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疾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联苯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氧化应激诱发疾病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联苯类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其中,R1为-H、-CH3、R2为-H、-CH3、X1为Na+、K+或NH4+,X2为Na+、K+或NH4+,X3为Na+、K+或NH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5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