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流压缩编码器以及显示引擎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8791.3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9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名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42 | 分类号: | H04N19/42;H04N19/423;H04N19/174;H04N19/184;H04N19/16;H04N19/59;H04N19/70;H04N19/186;H04N19/124 |
代理公司: | 广东深宏盾律师事务所 44364 | 代理人: | 赵琼花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压缩 编码器 以及 引擎 | ||
1.一种显示引擎,包括原图像获取模块(2)、内存储器(3),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显示流压缩编码器(1);
所述原图像获取模块(2)获取原图像数据,并将原图像数据输送至显示流压缩编码器(1);
所述显示流压缩编码器(1)将原图像数据压缩成码流数据,并输送码流数据;
所述显示流压缩编码器(1)复用内存储器(3)的存储空间;
其中,还包括回写模块(4);
所述原图像获取模块(2)从原图像存储模块中获取原图像数据;
所述回写模块(4)将显示流压缩编码器(1)生成的码流数据回写到原图像存储模块;
所述原图像获取模块(2)包含后处理单元(23)、图像混合单元(24)、若干取数单元(21)、以及与各所述取数单元(21)分别连接的图像缩放单元(22);各所述取数单元(21)分别从内存总线中获取原图像数据,所述取数单元(21)将获取的原图像数据输出至相应的所述图像缩放单元(22),所述图像缩放单元(22)按照目标尺寸对原图像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所述图像混合单元(24)将各所述图像缩放单元(22)输出的原图像数据进行叠加,并将叠加后的原图像数据输出至所述显示流压缩编码器(1),所述后处理单元(23)连接在一所述图像缩放单元(22)与所述图像混合单元(24)中间,用于对所述图像缩放单元(22)输出的原图像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所述显示流压缩编码器(1)包含去扫描缓冲器(11)、重扫描缓冲器(12)、若干切片编码器(13);
所述去扫描缓冲器(11)缓存原图像数据,并将原图像数据划分成若干个切片图像数据,然后把各切片图像数据一一输送至相应的切片编码器(13);
所述切片编码器(13)将接收到的切片图像数据压缩成切片码流数据;
各切片编码器(13)将切片码流数据输送至重扫描缓冲器(12);
所述重扫描缓冲器(12)将各切片码流数据组合成码流数据,并把码流数据输送出去;
所述去扫描缓冲器(11)包含第一切片选择器(111)、若干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
所述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与切片编码器(13)一一对应;
所述内存储器(3)为去扫描缓冲器(11)分配第一切片缓存区(31);所述第一切片缓存区(31)为各切片编码器(13)分别分配相应的第一存储空间;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缓存相应的切片图像数据;
所述第一切片选择器(111)控制切片编码器(13)的选通,将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的切片图像数据输送至相应的切片编码器(13);
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的切片图像数据在输送至相应的切片编码器(13)之前,首先经过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所述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用于完成系统时钟和切片编码器时钟之间的转换;
所述重扫描缓冲器(12)包含第二切片选择器(121)、码流生成器(123)、若干第二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22);
所述第二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22)与切片编码器(13)一一对应;
所述内存储器(3)为去扫描缓冲器(11)分配第二切片缓存区(32);所述第二切片缓存区(32)为各切片编码器(13)分别分配相应的第二存储空间;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缓存相应的切片码流数据;
所述第二切片选择器(121)控制切片编码器(13)的选通,将各切片编码器(13)生成的切片码流数据输送至相应的所述第二存储空间;
所述切片编码器(13)的切片码流数据在输送至相应的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之前,首先经过第二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22);所述第二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22)用于完成切片编码器时钟和系统时钟之间的转换;
各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中的切片码流数据被输送至码流生成器(123);所述码流生成器(123)按照显示流压缩标准将各切片码流数据组合成码流数据。
2.一种显示流压缩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包含去扫描缓冲器(11)、重扫描缓冲器(12)、若干切片编码器(13);
所述去扫描缓冲器(11)缓存原图像数据,并将原图像数据划分成若干个切片图像数据,然后把各切片图像数据一一输送至相应的切片编码器(13);
所述切片编码器(13)将接收到的切片图像数据压缩成切片码流数据;
各切片编码器(13)将切片码流数据输送至重扫描缓冲器(12);
所述重扫描缓冲器(12)将各切片码流数据组合成码流数据,并输送码流数据;
其中,集成于显示引擎中;
所述显示引擎内的内存储器(3)为各切片编码器(13)分别提供相应的重构值缓存区(33);
所述切片编码器(13)将压缩后得到的重构值存放到相应的重构值缓存区(33)内;
所述重构值缓存区(33)内的重构值作为切片图像的下一行输入数据压缩的参考;
所述去扫描缓冲器(11)包含第一切片选择器(111)、若干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所述内存储器(3)包括第一切片缓存区(31),所述第一切片缓存区(31)为各所述切片编码器(13)分别分配相应的第一存储空间,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缓存相应的切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切片选择器(111)控制所述切片编码器(13)的选通,将各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的切片图像数据扫描至相应的所述切片编码器(13)中,所述切片编码器(13)对相应的切片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切片码流数据;所述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与所述切片编码器(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接在所述第一切片缓存区(31)和对应的所述切片编码器(13)之间,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的切片图像数据在输送至相应的所述切片编码器(13)之前,首先经过所述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所述第一先进先出缓存模块(112)用于完成系统时钟和切片编码器时钟之间的转换;
所述切片编码器(13)包含熵编码器(134)、子流多路复用器(135);
所述子流多路复用器(135)将熵编码器(134)产生的三个颜色分量的子码流拼成最小单元复用字;
所述子流多路复用器(135)通过选通的方式将各最小单元复用字输送至速率缓冲器(136),形成码流数据;
所述子流多路复用器(135)与熵编码器(134)、速率缓冲器(136)之间采用双向握手的方式确认数据的传输;
所述速率缓冲器(136)向子流多路复用器(135)发起应答信号,当速率缓冲器(136)的存储空间满时,应答信号无效,速率缓冲器(136)停止接收最小单元复用字;
所述去扫描缓冲器(11)、切片编码器(13)、重扫描缓冲器(12)之间采用双向握手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切片编码器(13)包含预测/量化/重建器(133)、速率缓冲器(136)、速率控制器(138);
所述速率控制器(138)用于通过记录双向握手成功的次数来记录输入到预测/量化/重建器(133)的像素点的个数;并且,所述速率控制器(138)用于根据速率缓冲器(136)当前的空满度来生成对应的量化参数,并将量化参数反馈给预测/量化/重建器(133),动态地调节编码的质量;
所述重扫描缓冲器(12)将码流数据按行输送出去,每一行输送固定字节的码流数据;
码流数据中的每个切片码流数据无间隔连续输送,在每一行的码流数据的末尾填充下一行码流数据的有效数据;或者,
每一行码流数据中的切片码流数据无间隔输送,仅在每一行码流数据的末尾填充无效数据,将各行码流数据补到像素对齐;或者,
在每一行的各切片码流数据末尾填充无效数据,将各切片码流数据补到像素对齐,每一行码流数据输送像素对齐后的切片码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87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