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中仪器参数界面动态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7175.6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4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盘伟;关彬;张海庆;单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11/36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林琪超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自动 测试 系统软件 仪器 参数 界面 动态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中仪器参数界面动态配置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调用仪器参数配置模块为每个测试项目提供仪器参数布置,所需要的仪器参数项信息从每个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中获得,然后重新布局人机交互界面。本发明通过将一个测试项目的所需仪器参数项与测试流程封装为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该库提供获取需要配置的仪器参数项函数,自动测试系统软件通过此函数获取仪器参数项,动态更新仪器参数配置界面,该方法使仪器参数信息独立于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减少了冗余的参数配置信息,解决了新增仪器参数所带来的难题,增强了软件的扩展性和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中仪器参数界面动态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测试系统对被测件进行测试时,需要对相关测量仪器参数进行设置,这就要求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对测量仪器参数值进行预设置。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在进行被测件测试流程如下:首先生成一个测试序列,如图1所示,测试序列由多个测试项目组成,然后对每个测试项目进行配置,包括测量仪器参数、测试通道、被测件状态、门限配置等等,并保存为测试序列文件,最后执行测试序列,对被测件进行测试。
由于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测量仪器参数配置人机交互界面是固化的,因此仪器的所有参数都布局在界面中。测试项目不同,对同一类测量仪器设置参数项就有可能不同,而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为了满足所有项目测试,把仪器所有参数项布局在操作界面中,增加了用户甄别的冗余信息量;一个测试项目可能只需要测量仪器参数中的若干项,因而会出现冗余的参数项,在配置参数时,增加了用户的信息量和工作量,因此适应性较弱。
另外,随着测量仪器的升级换代,会增加一些新功能,这就需要增加一些新仪器参数,已有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人机交互界面就不能满足这些新增参数项设置。针对上述特点,只要测量仪器增加新功能,就需要重新编写代码设计测量仪器参数配置界面,以适应新的需求,这种重新设计开发的工作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扩展性比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中仪器参数界面动态配置方法,该方法通过为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仪器参数配置人机交互界面提供动态布局仪器参数,从而使仪器参数配置独立于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减少了冗余的参数配置信息,解决了新增仪器参数所带来的难题,增强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扩展性和通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中仪器参数界面动态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为每个测试项目提供仪器参数布置,所需要的仪器参数项信息从每个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中获得,然后重新布局人机交互界面;
其中,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包括函数:装入仪器参数数据文件、保存仪器参数数据文件、获取仪器参数项信息、设置参数数据以及项目测试。
优选地,仪器参数界面动态配置方法的具体流程为:
s1装载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
s2通过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函数装入测试项目仪器参数数据文件;
s3从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函数获取仪器参数项信息和参数数据,并更新人机交互界面;
s4编辑仪器参数,并通过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函数更新仪器参数数据;
s5通过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函数保存仪器参数数据到测试项目仪器参数数据文件中。
优选地,每个测试项目对应一个仪器参数数据文件和一个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
优选地,每个测试程序动态链接库完成一个项目测试,包括仪器参数配置信息及测试流程。
优选地,所述仪器参数数据文件的名称由测试项目和当前时间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7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