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自动升降回P档的换挡轨道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3738.4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1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钱康荣;余胜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荣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02;F16H6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升降 换挡 轨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用于汽车的自动升降旋钮式电子换档器,尤其是一种能自动升降回P档的换挡轨道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电子换档器都是手柄式换挡器,现在也有很多新能源车也用上了旋钮式换挡器,但大多数不能自动升降,更不用说上下电后自动回P档;目前常见的换挡器存在以下缺点:手柄式换挡器相对占用空间较大,几乎不可升降,断电后档位容易错乱,需要更复杂的控制策略来避免这些现象;相对造型比较单调,对于新能源车和互联网汽车来说科技感也不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汽车旋钮式电子换挡器可自动升降并回P档的轨道机构,在汽车换挡旋钮在上电和断电后,换挡旋钮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沿着设计好的轨道机构实现操作旋钮上下升降并自动回到P档位置,不仅实现了旋钮式电子换挡器下电后可隐藏,能很好的保护操作旋钮,还能避免非法操作带来的不安全性,避免汽车起步时档位错乱导致误操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自动升降回P档的换挡轨道机构,轨道体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轨道槽,有P/R/N/D/S五个槽位,来确定五个档位的位置,同时档位切换有明显感觉,轨道设计成高低不平的波浪形,有轨道谷底和峰顶,在谷底时进入指定档位,在旋钮旋转越过峰顶到达另一个谷底的过程即换挡过程,与轨道配合的有弹簧、支架和档位柱,通过轨道高低不平的坡度来对弹簧进行压缩,产生不同的力,实现换挡感觉。
轨道体下层设计有螺旋状的轨道槽,沿着Z轴向上延伸,与每个档位槽的谷底处连接,此轨道槽末端设计在P档位置,当汽车在上电或下电的时候,在电机的作用下,旋钮主体回沿着螺旋状的轨道槽下降或上升,即汽车熄火后,换挡旋钮沿轨道槽下降至P档位置隐藏起来,当汽车再次启动时,换挡旋钮直线上升至P档的槽位。
上述轨道机构设计分上下两层,上层轨道实现不同的档位位置和换挡手感,下层为旋钮下降后位置,还有一个纵向螺旋轨道设计,实现在不同的档位位置,接收到下降命令后都能回到P档位置,并将旋钮下降到最低隐藏起来。
上述设计的换挡轨道机构,当汽车突然下电或异常,换挡旋钮在轨道机构和升降机构构的作用下自动下沉隐藏起来,同时旋钮也会回到P档位置;重新上电后,旋钮回升起,同档位保留在P档位置,等待下一步操作;不论汽车当前档位在什么位置,如果突然下电了,都能在轨道机构的牵引下,自动下降并回到P档位置;换挡器操作手感和档位切换均由轨道机构来实现。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旋钮式电子换挡器下电后可隐藏,能很好的保护操作旋钮,还能避免非法操作带来的不安全性,避免汽车起步时档位错乱导致误操作,另外此发明大大提升了汽车换挡器的科技感和操作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汽车的升降旋钮电子换档器的总成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升降旋钮换挡器结构图。
图3为发明所述轨道机构组合图。
图4为发明所述轨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所述轨道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零部件各标记如下:1、旋钮帽;2、电镀圈;3、隔光支架;4、滑块;5、限位齿轮;6、滑块后垫;7、轨道体;8、电磁铁;9、皮带;10、电机支架;11、防震垫;12、换挡器支架;13、滑呤;15、丝杆大齿轮;17、丝杆;18、电机;19、档位柱;20、丝杆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参考图1-图2,图1是电子换档器总成图,图2是升降旋钮换挡器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轴承紧固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丝杆紧固连接。所述滑呤通过与所述丝杆的螺纹做上下运动。所述滑呤与所述丝杆支架通过结构设计做同步上下运动。所述丝杆支架与所述旋钮帽固定链接。
在汽车旋钮电子换挡器内设置有升降机构、轨道机构和档位识别机构,所述轨道机构连接在所述档位识别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构之间,所述轨道机构包括挡位柱和轨道体以及弹簧,所述档位柱与所述轨道体相互滑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档位手感,所述挡位柱安装有丝杆支柱,所述丝杆支柱上设有旋钮帽,所述丝杆支柱与所述旋钮帽固定连接,在升降机构作用下实现自动升降回P档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荣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荣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3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