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23518.1 | 申请日: | 201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胡承志;董晶晶;王婷;刘会娟;曲久辉;刘锐平;兰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C02F101/16;C02F10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d nial 金属 氧化物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泡沫镍的预处理:将泡沫镍经酸洗和乙醇洗后烘干处理;
2)Pd/NiAl-LDHs膜电极的制备:配制NiCl2、AlCl3、PdCl2,混合后得到混合液A;配制NaOH、NaCO3,混合后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B加入混合液A中调制混合液A的pH9.5~10.5;将调过pH后的混合液加入反应釜中,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泡沫镍置入反应釜进行80~120℃原位水热反应8~12h,将反应后的泡沫镍干燥处理后得到Pd/NiAl-LDHs膜电极;
3)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的制备:将步骤2)制得的Pd/NiAl-LDHs膜电极煅烧,所述煅烧是在管式炉中进行的,所述煅烧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煅烧是在N2气氛中进行的,所述第一段煅烧的温度为400~600℃,所述第一段煅烧的时间为3~5h;第二段煅烧是在H2气氛中进行的,所述第二段煅烧的温度为200~300℃,所述第二段煅烧的时间为2~4h,制得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
所述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中,所述Pd的质量占所述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质量的1%~10%;所述Ni、Al的摩尔比为(1~5):(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酸洗是在盐酸中进行的超声清洗,所述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5~2%,所述酸洗的时间为10~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乙醇洗是在乙醇中进行的超声清洗,所述乙醇洗的时间为10~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原位水热反应是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是在烘箱中进行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7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10~15h。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
8.一种采用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去除酸根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权利要求7所述的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以活性炭纤维作为对电极,将所述工作电极和所述对电极置于酸盐溶液中,施加电压进行酸根离子的去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的质量占所述Pd/NiAl金属氧化物膜电极质量的1%~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为0.5~3.5V。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对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3cm。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根离子为硝酸根离子、溴酸根离子或高氯酸根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35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