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0452.0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4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岳龙;隋冬梅;梅洁;王锦昌;张荣铺;周瑞立;刘玉祥;杨芾汕;符伟兵;林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2 | 分类号: | E21B34/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5000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气井 节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所述恒压节流装置包括壳体和在壳体内能够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一端连接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固定在弹簧限位件上,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有开口并通过活塞限位件限位,所述壳体与活塞分别在外周上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天然气管道贯通的限流孔,所述限流孔通过活塞的内腔与活塞的开口连通。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调节节流装置气嘴的大小,实现恒压节流,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气井井内的压力较高,必须在井口安装节流降压装置控制气井的产气量,才能达到稳定生产的目的。在节流降压的过程中,天然气通过节流嘴以后压力迅速降低,体积迅速增加,随之天然气的温度也骤降,而天然气中通常都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天然气温度降到水合物的形成条件时,就会凝结水合物,水合物会造成地面设备的堵塞,影响天然气井的正常生产。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540770U、授权公告日为2014.04.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阀式气嘴装置,该阀式气嘴装置包括阀体,阀体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内均设有齿轮轴,齿轮轴上设有齿轮,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气嘴固定在链条上,气嘴组件发生堵塞后通过齿轮带动链条进行检修和更换,且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中需要人工检查并手动更换气嘴组件,影响生产进度,降低了效率。
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井下节流技术,将上述地面节流方式转入井下节流,利用井下自身高温环境,完成天然气的节流、降压、膨胀、降温和吸热过程,提高天然气降压节流后的出口温度,从而防止水合物冻堵,提高气井产量。而目前使用的节流器多为固定气嘴节流器,必须通过关井和采取投捞作业更换不同尺寸的节流嘴来实现不同等级的节流功能,以致无法及时调节天然气井的产量,影响生产进度,增大作业成本及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解决气井在不同生产时期因天然气的压力、产量变化导致不能够正常生产,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所述恒压节流装置包括壳体和在壳体内能够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一端连接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固定在弹簧限位件上,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有开口并通过活塞限位件限位,所述壳体与活塞分别在外周上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天然气管道贯通的限流孔,所述限流孔通过活塞的内腔与活塞的开口连通。
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所述弹性装置由压簧和平衡块组成,所述平衡块的一端与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平衡块的另一端与压簧连接,所述压簧固定在弹簧限位件上。
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与活塞的限流孔对齐连通且孔径大小一致。
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内在活塞和平衡块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活塞杆穿过的导向孔。
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二种或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平衡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便于活塞杆端部与平衡块连接并限制活塞杆和活塞在壳体内径向转动。
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五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塞杆为一个。
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塞限流孔的两边分别设有沿活塞周向设置的密封圈。
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的天然气井恒压节流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簧限位件和活塞限位件为带有外螺纹的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0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施工打捞夹具
- 下一篇:旋塞阀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