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充电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17361.1 | 申请日: | 2017-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4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冬凤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4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端 智能 机器人 充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端智能机器人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体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充电桩体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基座,且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设有与充电端头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充电插口右端面设置有转槽,转槽中设置有环形槽,转槽左端面中间处设置有左右延长且通连转槽的滑行腔,滑行腔中滑行安装有滑行板,转槽中可旋转地安装有转板,环形槽中安装有与转板固定连接的凸出环,凸出环上下相称设置有卡紧孔,环形槽右端壁中前后相称设置有通连外侧且与卡紧孔相配合的通连孔,转板中间处设置有与滑行腔通连的通连槽,转板中还上下相称设置有第一插紧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器人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产品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的、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而机器人就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机器人是以电能作为能源基础,因此在电能消耗后需及时对机器人进行充电,现有中有较多机器人充电桩桩装置,但其设置模式过于单一,其内的导电部分相对设置靠外,这些导电部分很容易被金属杆件接触到,由于金属杆件能够导电,人为意外接触后,易诱发触电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充电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机器人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体以及与机器人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基座,且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充电端头配合连接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右端面设置有转槽,所述转槽中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转槽左端面中间处设置有左右延长且通连所述转槽的滑行腔,所述滑行腔中滑行安装有滑行板,所述转槽中可旋转地安装有转板,所述环形槽中安装有与所述转板固定连接的凸出环,所述凸出环上下相称设置有卡紧孔,所述环形槽右端壁中前后相称设置有通连外侧且与所述卡紧孔相配合的通连孔,所述转板中间处设置有与所述滑行腔通连的通连槽,所述转板中还上下相称设置有第一插紧槽,所述转槽左端壁中前后相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紧槽相配合的第二插紧槽,所述第二插紧槽上下端壁中安装有电触头;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与所述通连槽相配合的推送板,所述充电端头中上下相称设置有且端口朝左的第一滑行槽和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位于所述第一滑行槽内侧,所述第一滑行槽与所述第二滑行槽之前设置有接连槽,所述第一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卡紧孔配合的卡轴,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插紧槽以及第二插紧槽相配合的插紧杆,所述接连槽中滑行安装有接连臂,所述接连臂固定连接所述卡轴和插紧杆,所述第一滑行槽外侧端壁中还设置有通连外侧的第三滑行槽,所述第三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卡轴固定连接的凸出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行槽右端壁中还设置有导送槽,所述导送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凸出块固定连接的封闭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槽中安装有扭动簧,所述扭动簧一端与所述环形槽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出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行腔左端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行板固定连接的弹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板和插紧杆左端均设置有斜切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轴、凸出块以及接连臂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板的长度与所述通连槽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紧杆的长度与述第二滑行槽的长度之差等于所述推送板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冬凤,未经斯冬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线
- 下一篇:电容‑二极管网络多路电压均衡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