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7169.2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0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吉训明;范德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B05D7/14;B05D7/24;B05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荣红颖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动脉 血流 控制 支架 | ||
1.一种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金属支架本体,包括:筒状支撑部,用于支撑血管壁并为血流提供中空的血流通道;和血流控制部,与所述筒状支撑部连接,用于减缓来自所述筒状支撑部的血流的速度并为血流提供中空的血流通道,所述血流控制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筒状支撑部的横截面积;和
薄膜层,覆盖在所述血流控制部的周壁上;
所述血流控制部的最小横截面积为所述筒状支撑部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按照所述薄膜层所覆盖的所述血流控制部的横截面积大小,所述薄膜层被划分为多个薄膜单元;
所述薄膜单元所覆盖的所述血流控制部的横截面积越小,所述薄膜单元的降解时间越短;
通过所述薄膜单元的厚度或/和所述薄膜单元的材质来控制各个所述薄膜单元的降解时间,对于同一种材质的各个薄膜单元,厚度越厚降解时间越长;
各个所述薄膜单元的原料为可降解生物医用高分子;
各个所述薄膜单元的原料选自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壳聚糖、甲壳素、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羟基烷酸酯、聚羟基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控制部的横截面积沿着近端至远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控制部为流线型的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控制部的横截面积沿着近端至远端的方向先逐渐减小然后再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控制部为轴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支撑部为N个,所述血流控制部为N-1个,N不小于2,每个所述血流控制部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连接不同的所述筒状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控制部为沙漏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支架本体为网状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支架本体采用单根或多根镍钛合金的金属丝编织而成;或采用镍钛合金、医用不锈钢或钴铬合金金属管材激光切割而成;或采用金属合金粉3D打印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支架本体的所述筒状支撑部的直径为0.5-1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筒状支撑部为1个时,所述薄膜层被划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薄膜单元、第二薄膜单元和第三薄膜单元,且所述第一薄膜单元距离所述筒状支撑部最远;当筒状支撑部为2个以上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筒状支撑部之间的血流控制部周壁上的薄膜层被划分为:第一薄膜单元,位于所述血流控制部的中部位置;两个第二薄膜单元,各自的内侧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单元的两外侧边缘连接;以及两个第三薄膜单元,各自的内侧边缘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薄膜单元外侧边缘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薄膜单元的外侧边缘分别与两个所述筒状支撑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单元的降解时间为1~15天;所述第三薄膜单元的降解时间为1-6个月;所述第二薄膜单元的降解时间为7~30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动脉血流控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单元的厚度为20~4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1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式饮料加工机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监测功能的饮水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