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釜的固体物料密闭投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6998.9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1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丁伟军;柴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31251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料 固体物料 密闭 反应釜 安全健康 粉尘危害 技术效果 生产安全 氧化操作 致敏性 可用 清洗 毒害 | ||
本发明涉及反应釜的固体物料密闭投料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粉尘危害、难以做到完全密闭投料、清洗困难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反应釜的固体物料密闭投料方法,实现完全密闭投料和物料的无氧化操作,解决了有毒害致敏性的固体物料对人员的安全健康的影响,提高了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可用于反应釜的固体物料投料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釜的固体物料密闭投料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医药化工生产中,使用到大量的溶媒。如反应釜中使用到溶媒,在生产过程中就必须使用氮气保护。在此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敞口操作,因此通过全密闭的方式,且可自动氮气置换和在线清洗的方式投料的将很好弥补这些要求。
传统投料方式多为敞开投料,一是反应釜中的溶媒蒸汽氮气会再投料过程中溢出或是固体物料会在投料过程中扬尘,无法做到完全全封闭的投料,会对操作人员及生产质量造成很大的风险。常规的投料方式很难做到在每次投料完毕后完全清洗干净,尤其是固体物料,受潮后往往会粘黏在投料装置的各个角落,所以针对投料装置的清洗也十分重要。如专利《一种带有密闭固体投料装置的反应釜》(申请号:CN201520829836.2)中描述的技术虽能解决密闭投料的问题,但无法解决黏性物料的投料和清洗,容易黏聚在设备及阀门的表面,无法做多清洗,一方面影响投料精度,二是容易物料堵塞容易损坏阀门。
反应釜的固体物料密闭投料考虑的条件:第一方面考虑投料时的扬尘,尽量做到无尘化操作,第二个方面就是投料过程中不能将空气混入其中一起投入反应釜中,需做好氮气置换后方能投料。第三个方面就是能够保证在线清洗彻底,设备无死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粉尘危害、难以做到完全密闭投料、、清洗困难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反应釜的固体物料密闭投料方法。该方法具有能够做到完全密闭投料,可实现物料的无氧化,可在线清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应釜的固体物料密闭投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卸袋工序时:装有原料的大袋(2)由电动葫芦(1)输送至缓冲料仓(3)投料口处,启动风机(4)进行排风;将大袋(2)与缓冲料仓(3)的投料口相连,解开大袋袋口,开始投料;缓冲料仓(3)中为负压,空气夹带的粉尘通过除尘过滤器(5)经由风机(4)排出;
b)氮气置换工序时:投料完毕后,上插板阀(6)打开,物料通过重力进入料仓(15),然后关闭上插板阀(6),开启氮气阀(8)和排气阀(11),氮气通过自力式调节阀(9)减压后对料仓(15)进行氮气吹扫置换,同时将空气通过过滤器(10)和排气阀(11)排出,氮气置换完毕;
c)加料工序时:置换完毕后,关闭排气阀(11),打开下插板阀(18),物料通过重力进入反应釜(19)中;加料过程中,随着缓冲料仓(3)压力的降低,氮气通过自力式调节阀(9)进行补充平衡内部压力;根据不同物料的性质,打开压缩空气阀门(12),通过振动锤(13)对料仓(15)进行振动,疏通堆积的物料;反应釜通过自力式调节阀(14)及背压阀(17)来实现氮气密封,加料完毕后关闭下插板阀(18)和氮气阀(8);
d)清洗干燥工序时:当投料过程完成后,开启清洗水阀门(7),通过喷淋头(16)对料仓(15)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打开下插板阀(18)将废水排入反应釜后再排出;打开氮气阀门(8)和排气阀门(11),对料仓(15)进行吹扫,吹扫完毕后关闭氮气阀门(8)和排气阀门(1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各操作在控制系统中预先设置,并由手动启动全部操作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缓冲料仓(3)上安装有除尘过滤器(5)及相应的排风管道和风机(4),防止在投料过程中扬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6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繁殖木薯朱砂叶螨的方法
- 下一篇:铅污染土壤的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