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导弹的弹性振动模态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4401.7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勇;廖欣;王波兰;王辉;董瑞星;杨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导弹 弹性 振动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导弹的弹性振动模态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两根弹性绳将导弹水平悬挂,导弹与弹性绳之间利用滚转轴承连接,使导弹绕纵轴自由滚转;导弹一端通过夹具与一个柔性转轴连接,一个滚转驱动装置通过柔性转轴驱动导弹滚转,使得弹体能够产生横向自由位移同时转速可控,消除滚转驱动对弹体尾端的边界约束;步骤二,由电机、减速装置、柔性转轴和驱动控制器构成的滚转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导弹达到并维持指定转速滚转,转速在0~20转/秒范围内连续可调。本发明获得了导弹旋转状态下的弹性响应特性,可以应用于导弹在旋转状态下的模态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弹弹性振动及模态测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导弹的弹性振动模态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导弹由于成本低、响应快速、利于小型化和适装性好等特点,在制导武器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为了提高的快速性,减小飞行阻力,旋转导弹通常设计较大的长细比,因此结构刚度较低;同时随着机动性要求的提高,导弹飞行过载越来越大。在大攻角条件下,弹体会产生严重的弹性变形。以美国拉姆导弹为例,其长细比超过20,最大飞行过载45g以上,弹体纵侧向弹性振动显著。
纵侧向弹性振动是高机动导弹总体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对于旋转导弹,弹体在旋转状态下弹性振动模态特性将发生变化,同时所受气动载荷也随转速周期性变化,导致弹性运动与旋转运动产生严重的交叉耦合作用。一方面交叉耦合降低弹体的动态稳定性,可能导致导弹飞行中出现由于弹性变形引起的动态不稳定;另一方面,耦合动力学响应严重影响控制反馈传感器的测量输出,导致按照非旋转情况设计的控制系统在实际飞行中控制不收敛,造成飞行失败。
为了解决旋转导弹弹性振动给总体设计和制导控制系统设计带来的影响,准确获得导弹在旋转条件下的弹性振动特性是十分重要的。采用试验手段获取导弹弹性模态参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是导弹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针对非旋转导弹的弹性模态测试方法已经发展成熟,但是该方法无法应用于导弹在旋转状态下的模态测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导弹的弹性振动模态测试方法,其获得了导弹旋转状态下的弹性响应特性,可以应用于导弹在旋转状态下的模态测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导弹的弹性振动模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弹的弹性振动模态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两根弹性绳将导弹水平悬挂,导弹与弹性绳之间利用滚转轴承连接,使导弹绕纵轴自由滚转;导弹一端通过夹具与一个柔性转轴连接,一个滚转驱动装置通过柔性转轴驱动导弹滚转,使得弹体能够产生横向自由位移同时转速可控,消除滚转驱动对弹体尾端的边界约束;
步骤二,由电机、减速装置、柔性转轴和驱动控制器构成的滚转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导弹达到并维持指定转速滚转,转速在0~20转/秒范围内连续可调;
步骤三,将导弹沿轴向等分为N个站点,N为自然数且N≥10,每个站点安装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一字贴装在弹体表面,加速度传感器响应输出由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实时发送到地面基站,并由第一数据记录仪记录响应信号;
步骤四,利用力锤垂直向上激励滚转轴承,激励信号经电荷放大器输出到第二数据记录仪,并与第一数据记录仪的传感器响应信号一起输入到频谱分析仪,采用正交多项式方法识别导弹在给定转速下的模态参数。
优选地,所述滚转轴承的刚度、夹具的刚度都大于被试导弹最大试验频率的1.5倍;弹性绳的频率小于被试导弹一阶频率的10%;弹性绳的弹体初始水平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5‰,弹性绳的拉伸率应在40%~60%之间;滚转轴承和夹具的总质量不超过全弹质量的2%。
优选地,所述滚转轴承由内层抱箍、单列深沟球轴承,外层抱箍和轴向挡板组成,内层抱箍能够固定在弹体表面,外层抱箍与弹性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4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