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用液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2331.1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1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余辅波;蒋碧文;何聪;孙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7;H01M10/6568;H01M10/658;H01M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0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用液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例如电池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承力更佳、更为稳定的电池用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家的支持和市场的利好下,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其应用已经扩展到了电动大巴、电动小汽车、微公交和储能等领域。随着动力锂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日益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动力电池系统的散热问题。
电动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来源于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电池温度升高,进而使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大幅下降,同时外界环境对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们往往设计更为复杂的结构,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然而,零部件的增多也导致了电池模组整体支承负荷增加,电池模组间零部件之间的稳定性和适配度下降,从而对电池模组的安全工作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系统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外界环境对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技术人员们往往设计更为复杂的结构,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而导致的零部件的增多也导致了电池模组整体支承负荷增加,电池模组间零部件之间的稳定性和适配度下降,从而对电池模组的安全工作造成隐患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电池用液冷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用液冷系统,包括若干电芯,所述液冷系统包括顺次设于任一电芯底部的导热层、冷板、隔热层和支撑板,所述任一冷板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沿电芯的长边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底部贴设有板簧,所述板簧包括至少一个长条拱形件,所述长条拱形件沿垂直于或平行于冷却通道的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长条拱形件沿平行于冷却通道的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板簧包括1个长条拱形件,所述长条拱形件包括顺次连接一体化设置的首端部支撑部、平顶部和尾端部支撑部,所述首端部支撑部和尾端部支撑部为弧形件,所述首端部支撑部和尾端部支撑部底部朝弧心设有弯勾结构,所述平顶部为顶面为平面结构的弧形件。
优选地,所述板簧包括至少2个长条拱形件;所述长条拱形件并列设置,所述相邻的长条拱形件连接,相邻的长条拱形件的连接处均匀分布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板簧两端的长条拱形件包括顺次连接一体化设置的端部支撑部、平顶部和连接支撑部,所述板簧中部的长条拱形件包括顺次连接一体化设置的连接支撑部、平顶部和连接支撑部,所述相邻的长条拱形件间通过连接支撑部连接;所述端部支撑部为弧形件,所述端部支撑部底部朝弧心设有弯勾结构;所述平顶部为顶面为平面结构的弧形件;所述连接支撑部为弧形件,所述连接支撑部的底部背向弧心设有平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长条拱形件的最大弯矩其中,l为拱的跨度,δ为平顶部的宽度,F为单个长条拱形件所受的力。
优选地,所述长条拱形件沿垂直于冷却通道的方向设置;所述长条拱形件的长度与支撑板的宽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长条拱形件包括高拱顶件和低拱顶件,所述高拱顶件和低拱顶件的拱底配合设置,所述高拱顶件的拱高大于低拱顶件的拱高,所述长条拱形件由高拱顶件和低拱顶件交替设置。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长条拱形件的连接处设有若干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分别设于任一冷板的冷却通道两端的至少2条集流管,所述任一条集流管与所述冷却通道空间连通;所述集流管中设有节流环。
优选地,所述液冷系统的中部的冷板的冷却通道数量小于两端部的冷板的冷却通道数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电池用液冷系统,通过在电芯底部顺次设置导热层、冷板、隔热层和支撑板,保证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均匀、电池的使用寿命较长、电池性能稳定,同时通过在支撑板底部贴设包括至少1个长条拱形件的板簧,长条拱形件沿垂直于或平行于冷却通道的方向设置,利用板簧的弹性力和拱形件的点断式接触,将单线接触变为多线接触,使得其与支撑板的接触更为稳定,支撑板的受力更为均匀,在相同性能的前提下,板簧的高度比一般的紧固件更小,长条拱形件的底面是平面结构,即可以更加稳定地与电池模组外的箱体底部接触。本发明使得包括了电芯的电池模组整体支承负荷均分到长条拱形件,受力均匀,长条拱形件的拱形提供适当的回弹力,使得电池内的零部件之间的稳定性和适配度大大上升,保障电池的安全工作,节省装配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若干液冷系统叠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2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换热功能的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 下一篇:微带双通带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