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9690.1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2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邱德跃;张燕;秦岳军;马林;干兴利;刘欢;钟若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张鲜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邻异丙氧基酚 生产 废水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中加入聚硅酸硫酸铁铜组合物和第一助滤剂,再调节pH至3.5~5.5,搅拌后过滤,得到除酚废水。本发明对酚基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好、投资小、运行成本低、便于工程化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废水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邻异丙氧基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邻异丙氧基酚俗称OP,为杀虫剂残杀威的重要中间体。OP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量大、色深、COD高、有刺鼻气味,可生化性差,一直是废水处理的难题,其主要性状如下:
表1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的组成
化合物1:化合物2:
目前对含酚废水的去除主要有氧化法、萃取法(溶剂萃取或络合萃取)、生化法、吸附法(活性炭或树脂吸附等)。对于低含量(COD=200~300ppm)的废水采用活性炭或树脂吸附尚可,对高含量的含酚废水采用吸附无可操作性;生化法对低级酚表现出很好的可生化性,对高级酚基本无生化性;氧化法将酚氧化成醌后水的颜色很难除去,进一步氧化需加大量氧化剂成本太高;我们曾采用络合萃取处理该废水,效果尚可,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见络合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精细化工中间体46(3)52-56)。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含酚废水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酚基化合物及COD的去除效果好、投资小、运行成本低、便于工程化推广应用的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中加入聚硅酸硫酸铁铜组合物和第一助滤剂,再调节pH至3.5~5.5,搅拌后过滤,得到除酚废水。
酚类化合物亲水性强,絮凝效果差,因而本领域一般认为絮凝法对含酚废水几乎无可操作性。申请人的早期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以自主研发的聚硅酸硫酸铁铜组合物作为絮凝剂、采用常规絮凝方法对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只能去除除酚以外的其他有机化合物,水中的带色酚大多无法与该絮凝剂螯合,无法去除,导致水仍然带色;且该絮凝剂网式发展,絮出的油状物太多,几乎过滤不动。
本发明打破常规,在絮凝条件上进行大胆尝试,将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pH调至酸性,发现上述的聚硅酸硫酸铁铜组合物絮凝剂在pH3.5~5.5这一条件下具有与有色酚螯合的特性;且该条件下,对有色酚的螯合性能明显优于对除酚以外的其他有机化合物的螯合性能,因而能将邻异丙氧基酚生产废水中的大量带色酚絮凝去除,过滤后的滤渣可去固废焚烧炉焚烧。
申请人推断该聚硅酸硫酸铁铜组合物能有效去除有色酚的原理为:在聚硅酸类絮凝剂中,聚硅酸直链、支链分子端的硅羟基能与铁离子、铜离子发生络合,抑制聚硅酸的自聚。絮凝剂中金属含量越小,其Zeta电位越接近聚硅酸,性能越接近聚硅酸,在絮凝中主要起架桥及网铺作用;絮凝剂中金属含量越高,Zeta电位越接近金属盐,主要起电中和、架桥及网铺作用。由于铜离子的引入,恰好将絮凝作用范围pH扩大至偏酸性(3.5-8.5),而在偏酸性条件下金属离子正好能与酚羟基发生电中和而达到螯合效应。(酚羟基只有在酸性条件下存在,在中性很少;在碱性不存在)故在酸性条件下对有色酚的絮凝效果好。
同时,若pH低于3.5絮凝,该絮凝剂无法发挥作用,几乎无絮凝物生成,达不到絮凝效果;若pH高于5.5絮凝,该絮凝剂对除酚以外的其他有机化合物的螯合絮凝呈网式发展,絮出的油状物太多,几乎过滤不动,且水中的带色酚无法与该絮凝剂螯合而去除,水仍然带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