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8334.8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士祥;李琰伟;李卫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迅电畅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轮 充电桩 容纳腔 通孔 电动汽车充电桩 活动板 智能化 光杆 竖板 丝杆 电机 人脸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使用者需要 充电电路 顶部安装 身份识别 控制器 充电枪 触摸屏 电机轴 底座 电缆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充电桩本体和充电枪,充电桩本体具有控制器、充电电路、触摸屏、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IC卡读卡模块;充电桩本体还具有容纳腔,容纳腔顶部安装有顶板,顶板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容纳腔底部固定有光杆和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丝杆,所述容纳腔内还具有被所述光杆和丝杆穿过的活动板,活动板安装有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竖板和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二竖板,电缆依次经过第一滑轮、第一通孔、第二滑轮、第二通孔和第三滑轮。本发明的充电桩具有多种身份识别方式,使用更方便,满足不同使用者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电动汽车相对于汽油机汽车来说,其对环境影响较小。为配合电动汽车,需要安装大量的充电桩,并且类似加油站,充电桩需要收费,因此需要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识别,目前的充电桩身份识别方式单一,希望能够具有多种识别方式的充电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充电桩本体和通过电缆与所述充电桩本体连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具有控制器、充电电路、触摸屏、指纹识别模块和IC卡读卡模块;所述充电桩本体还具有容纳腔,所述电缆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枪,所述容纳腔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所述容纳腔底部固定有光杆和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丝杆,所述容纳腔内还具有被所述光杆和丝杆穿过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具有被光杆穿过的光滑通孔和与所述丝杆啮合的螺纹孔,所述活动板上表面安装有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竖板和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一通孔顶部具有第一上导辊,所述第一通孔底部具有第一下导辊,所述电缆经过所述第一上、下导辊之间,所述第二通孔顶部具有第二上导辊,所述第二通孔底部具有第二下导辊,所述电缆经过所述第二上、下导辊之间,所述电缆依次经过第一滑轮、第一通孔、第二滑轮、第二通孔和第三滑轮;所述容纳腔还具有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处具有侧门,所述侧门具有被所述电缆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顶部具有第三上导辊,所述第三通孔底部具有第三下导辊,所述电缆经过所述第三上、下导辊。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底部固定有两个所述光杆,两个光杆相互平行,所述活动板上具有两个光滑通孔。
进一步地,每个光杆的顶部具有一个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侧门与所述充电桩本体通过弹性复位铰接部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门处还固定安装有充电枪座。
进一步地,所述光杆的高度大于所述容纳腔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和所述触摸屏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活动板能够处于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所述第一、二高度相差在0.5米以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充电桩,具有多种身份识别功能,并且使用完毕后,充电电缆能够自动回收,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充电桩示意图;
图2为容纳腔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迅电畅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迅电畅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8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充电桩过热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