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7852.8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咬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预制 装配式 污水 检查井 | ||
1.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1)、进水管(2)、出水管(3)和预制装配组件,井座(1)设有相对布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2)与井座(1)的进水口连接,出水管(3)与井座(1)的出水口连接,进水管(2)的轴心线与出水管(3)的轴心线共线,预制装配组件装配在井座(1)内,预制装配组件包括第一预制块(4)、第二预制块(5)、第三预制块(6),第一预制块(4)、第二预制块(5)位于井座(1)内靠近进水口一侧且第一预制块(4)、第二预制块(5)关于进水管(2)的轴心线相对布置,第一预制块(4)与第二预制块(5)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第一拼接缝(7),第一预制块(4)上设有沿进水管(2)轴心线方向布置的第一分流槽(8),第二预制块(5)上设有沿进水管(2)轴心线方向布置的第二分流槽(9);第三预制块(6)位于井座(1)内靠近出水口一侧且第三预制块(6)与第一预制块(4)、第二预制块(5)之间均预留有间隙形成第二拼接缝(10),第一拼接缝(7)、第二拼接缝(10)内均设有填充料,第三预制块(6)中部设有沿进水管(2)轴心线方向布置的汇流槽(11),汇流槽(11)与第一分流槽(8)、第二分流槽(9)连通形成排水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流槽,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制块(4)靠近井座(1)内壁的侧面为与井座(1)内壁相匹配的第一曲面(401),第一曲面(401)与井座(1)内壁贴合,第一预制块(4)靠近第二预制块(5)的侧面为第一垂直面(402),第一预制块(4)靠近进水口的侧面为第二垂直面(403),第一预制块(4)靠近第三预制块(6)的侧面为第三垂直面(404),第一分流槽(8)贯穿第二垂直面(403)与第三垂直面(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流槽,其特征在于,第一分流槽(8)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四垂直面(801)以及连接两个第四垂直面(801)的第一弧形面(8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流槽,其特征在于,第二预制块(5)靠近井座(1)内壁的侧面为与井座(1)内壁相匹配的第二曲面(501),第二曲面(501)与井座(1)内壁贴合,第二预制块(5)靠近第一预制块(4)的侧面为第五垂直面(502),第二预制块(5)靠近进水口的侧面为第六垂直面(503),第二预制块(5)靠近第三预制块(6)的侧面为第七垂直面(504),第二分流槽(9)贯穿第六垂直面(503)与第七垂直面(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流槽,其特征在于,第二分流槽(9)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八垂直面(901)以及连接两个第八垂直面(901)的第二弧形面(902)。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流槽,其特征在于,第三预制块(6)靠近井座(1)内壁的两侧面分别为与井座(1)内壁相匹配的第三曲面(601)、第四曲面(602),第三曲面(601)、第四曲面(602)均与井座(1)内壁贴合,第三预制块(6)靠近第一预制块(4)、第二预制块(5)的侧面为第九垂直面(603),第三预制块(6)靠近出水口的侧面为第十垂直面(604),汇流槽(11)贯穿第九垂直面(603)与第十垂直面(6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流槽,其特征在于,汇流槽(11)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十一垂直面(1101)以及连接两个第十一垂直面(1101)的第三弧形面(1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78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水库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河道下的调蓄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