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约束最小生成树拓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7380.6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3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武继刚;黄洪涛;孟敏;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约束 最小 生成 拓扑 控制 方法 | ||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树形拓扑中,节点度数越高,意味着其邻居节点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其信息交换量越大,不利于节约能量;相反,低节点度数意味着更小的路由表规模,更简单的转发规则,更简化的路由协议。为了减轻节点失效对网络连通性造成的影响,在链路选择过程中,尽量选择距离基站节点跳数少的节点;消息在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跳数越少,时延越小且成功率越高。为了实现降低节点通信能耗和时延,提高服务质量和均衡节点间负载等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约束最小生成树拓扑控制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方法,实现降低节点通信能耗和时延,提高服务质量和均衡节点间负载等目标。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对部署区域内的物理量、事件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发回基站节点,即数据收集,这对应从节点到基站的上行通信。除此之外,基站还需要向节点发送必要的控制命令或设置参数,即命令广播,这对应从基站到节点的下行通信。可以说命令广播和数据采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基本的两类通信。
命令广播是一对多模式,其中一是基站,多是传感器节点;相反,数据采集则是多对一模式。一对多,意味着会生成同一消息的多个副本,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约束,单个节点可能收到多条来自不同节点的相同消息。多对一,在汇聚过程中,会对处于接收方的节点带来接收、处理的压力,很有可能产生拥塞。
节点度数体现了节点转发的工作量大小,节点度数越大则转发工作量越大。同时,节点度数说明了拓扑中链路的数量,所以在节点度数相当的条件下,链路长度越短的拓扑结构,整体能耗较小。距离基站节点的跳数可作为数据采集时延的衡量指标,距离基站节点跳数越大,数据采集时延也就越大。消息在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跳数越少,时延越小且成功率越高。
最小生成树(MST)追求的是所有链路长度之和最小,而非追求所有节点到根节点(基站) 的跳数之和最小,任意节点失效将对整个网络的连通性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对同时满足深度约束(因为它限制了传感器之间的跳数)和最大度约束(因为它限制了中继节点的连接数量)的最小生成树构造算法特别感兴趣,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邻域,以前还没有研究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深度约束、度约束的最小生成树构造算法。
Prim算法是MST问题高效的多项式时间内求解算法,本文在Prim算法基础上为深度约束、度约束的最小生成树提出一个启发式求解算法。它从网络G=(V,E,W)任意一个节点出发,每次选择满足约束条件的边e,不断的扩展一棵子树T=(S,E0),直到S包括原网络的全部节点即|S|=|V|。
其基本思想是:对V中每个节点Vi,赋予3个数值(称为标号):(1)剩余度标号re_d(Vi),记录该节点此时的剩余度即该节点还可接纳的最大边数;(2)深度标号u(Vi),设出发的节点为V0,记录在当前生成树T中V0到该节点经过边的总数目,则当前树T的直径diam(T)为最大的2个深度标号之和;(3)前驱标号pred(Vi),记录从V0到该节点的路长取到u(Vi),该路中节点Vi前面的那个直接前驱节点,前驱标号用来查找最终的生成树。从V0出发,每次选择割中满足约束的权值最小的边,然后修改节点的标号,直到|S|=|V|。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7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