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6663.9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傅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市东昂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检测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检测系统,包括MCU控制器、振动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启动学习记忆按键、指示灯、输出接口、警报装置、电源,MCU控制器内置有RS‑232接口电路、ADC端口、缓存单元和学习记忆单元,振动传感器输出端通过运算放大器与MCU控制器的ADC端口电连接,启动学习记忆按键输出端与MCU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指示灯、输出接口输入端分别与MCU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警报装置输入端与输出接口输出端电连接,MCU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电路连接上位机,电源为整个系统供电。通过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振动探测报警器不具备学习记忆的功能,容易造成误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17年02月20日发布的GA745-2017号文件《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要求》中的规定,“现金类银行自助设备的上、下箱体均应安装报警探测装置,对撬、砸等暴力破坏事件进行探测报警。”
目前全国所有的银行ATM机均已装上振动探测器,但实际使用中仍然遇到诸多问题,例如:正常取钞的时候不断产生误报,ATM机被劫匪严重破坏后却没有报警。其归根结底是由于振动探测器未增加分析处理器,或者即使有分析处理器,但传统的分析方式无法判断究竟当下是正常取款产生的振动或是遭遇非法破坏,灵敏度调的过高又容易误报,调的过低又不报警。
2013年05月24日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183070A公开了一种ATM机振动探测报警器,主要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检测振动信号的振动检测模块、用于将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信号放大模块、A/D转化模块、用于设定报警难度的阈值控制模块、用于选择脉冲数计数次数的脉冲数控制模块和报警输出模块。该发明具有体积小巧、使用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安全可靠的优点。由于每台ATM机在存取钞时的振动情况不同,并且在ATM长时间使用后,机器造成一定的老化,其振动情况也会改变,但是上述ATM机振动探测报警器不能精确设置ATM机初次安装时的存取钞时的振动情况,不具备学习记忆的功能,容易造成误报。
在门窗振动检测安全防撬系统、博物馆贵重物品防盗、造纸厂机电设备引起的结构共振检测、化工厂离心泵的振动检测、地铁道床及隧道结构的振动检测、公路立交桥的动态特性测试等领域同样存在振动检测系统不具备学习记忆的功能,容易造成误报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振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振动探测报警器不具备学习记忆的功能,容易造成误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检测系统,包括MCU控制器、振动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启动学习记忆按键、指示灯、输出接口、警报装置、电源,MCU控制器内置有RS-232接口电路、ADC端口、缓存单元和学习记忆单元,所述振动传感器输出端通过运算放大器与MCU控制器的ADC端口电连接,所述启动学习记忆按键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指示灯、输出接口输入端分别与MCU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警报装置输入端与输出接口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电路连接上位机,所述电源为整个系统供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单次振动灵敏度调整电位器和连续振动灵敏度调整电位器,所述单次振动灵敏度调整电位器用于调整单次振动幅度阀值,所述连续振动灵敏度调整电位器用于调整在单位时间内连续振动幅度累加的连续振动幅度累加阀值,所述单次振动灵敏度调整电位器和连续振动灵敏度调整电位器分别与MCU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复位按键,所述复位按键与MCU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警报装置包括声光警报器、报警主机,所述声光警报器、报警主机分别与输出接口电连接。
一种基于上述振动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市东昂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市东昂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6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