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前探梁的掘进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04473.3 | 申请日: | 2017-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殿龙;王延润;尹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3/06 | 分类号: | E21D23/06;E21D23/04;E21D2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前探梁 掘进 支架 | ||
一种具有前探梁的掘进支架,包括前支护组件和后支护组件,前支护组件包括多个前支护横梁,每个前支护横梁的左端分别与一个左前支护柱的上部固定相连,每个左前支护柱顶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左前上伸缩柱,每个左前上伸缩柱分别向上伸出至左前支护柱顶端的上方,每个左前支护柱底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左前下伸缩柱,每个左前下伸缩柱分别向下伸出至左前支护柱底端的下方。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撤除、维修非常方便,对采矿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高,实现了对采矿工作面顶板的连续支护,可有效防止往前移动支架时发生冒顶事故的具有前探梁的掘进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前探梁的掘进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掘进专业临时支护普遍采用金属前探梁,该种支护存在着支护强度低、操作繁琐、实用性差,掉顶、片帮等事故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着很大威胁。
采用金属前探梁支时的施工工艺,作业现场的掘进机切割作业和支护施工均在同一区域,掘进机炮头切割时不能进行支护作业,必须先停止掘进机炮头切割作业才能支护作业。掘进切割作业结束后,将掘进机后退一段距离,将掘进机停电并打好闭锁,人员在掘进机炮头前方进行打眼、挂网和上锚杆等作业,操作工序繁琐,而且会发生迎头作业人员被掘进机炮头损伤或致死的安全事故,因此这种施工工艺存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这种施工工艺存主要缺点:支护强度低,操作麻烦,安全系数低,实用性差,掘进作业整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让临时支护作业实现机械化和远程控制,安装、撤除、维修非常方便,移动的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对采矿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高,实现了对采矿工作面顶板的连续支护,可有效防止往前移动支架时发生冒顶事故的具有前探梁的掘进支架。
本发明的具有前探梁的掘进支架,包括前支护组件和后支护组件,前支护组件包括多个前支护横梁,多个前支护横梁沿左右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每个前支护横梁的左端分别与一个左前支护柱的上部固定相连,左前支护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左前支护柱顶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左前上伸缩柱,每个左前上伸缩柱分别向上伸出至左前支护柱顶端的上方,每个左前支护柱底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左前下伸缩柱,每个左前下伸缩柱分别向下伸出至左前支护柱底端的下方,每个左前下伸缩柱的底端分别固定有左前支护底托板;
每个前支护横梁的右端分别与一个右前支护柱的上部固定相连,右前支护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右前支护柱顶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右前上伸缩柱,每个右前上伸缩柱分别向上伸出至右前支护柱顶端的上方,每个右前支护柱底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右前下伸缩柱,每个右前下伸缩柱分别向下伸出至右前支护柱底端的下方,每个右前下伸缩柱的底端分别固定有右前支护底托板;
所述后支护组件包括多个后支护横梁,多个后支护横梁的数量与前支护横梁的数量相同,自前向后、每个后支护横梁间隔地设置在相邻的二个前支护横梁之间、与前支护横梁并列设置;
每个后支护横梁的左端分别与一个左后支护柱的上部固定相连,左后支护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左后支护柱顶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左后上伸缩柱,每个左后上伸缩柱分别向上伸出至左后支护柱顶端的上方,每个左后支护柱底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左后下伸缩柱,每个左后下伸缩柱分别向下伸出至左后支护柱底端的下方,每个左后下伸缩柱的底端分别固定有左后支护底托板;
每个后支护横梁的右端分别与一个右后支护柱的上部固定相连,右后支护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右后支护柱顶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右后上伸缩柱,每个右后上伸缩柱分别向上伸出至右后支护柱顶端的上方,每个右后支护柱底端的中部分别沿竖直方向采用间隙配合插装有一个右后下伸缩柱,每个右后下伸缩柱分别向下伸出至右后支护柱底端的下方,每个右后下伸缩柱的底端分别固定有右后支护底托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4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