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切割系统及激光切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0399.8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秦方瑞;董鑫;周勇;韦毓鹏;肖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斯塔克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切割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激光切割系统及激光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管材的应用遍布于各个行业,管材的加工也向着高效率、高质量方向发展;由此,激光切割管材技术在大时代的推动下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异型管的应用越来越多,其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异型管在激光切割时,根据所切割异型管的形状设定激光切割头相应的行走轨迹,然后通过变位机夹持异型管,且通过六关节机器人夹持激光切割头走轨迹来完成对异型管的切割加工,然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六关节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各关节的联动误差和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运动误差,这些误差累积起来传递到激光切割头上后,造成加工后的异型管存在很大的加工误差,此外,现有激光切割头在走轨迹过程中,其上连接的管线(光纤线、电线、水管、气管)极易出现缠绕现象,进而发生故障,由此,急需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激光切割系统及激光切割方法,以解决现有异型管在激光切割时,采用六关节机器人夹持激光切割头走轨迹来完成对异型管的切割加工,加工后的异型管存在很大加工误差的问题;以及现有激光切割头在走轨迹过程中,其上连接的管线(光纤线、电线、水管、气管)极易出现缠绕现象进而发生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激光切割系统,包括控制器、旋转机、用于切割异型管的激光切割头及用于夹持异型管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机由控制器控制,且旋转机包括机架、旋转电机、旋转板、第一轴、第二轴及第三轴,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旋转板固定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轴安装于旋转板上,且第一轴能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轴安装于第一轴上,且第二轴能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轴安装于第二轴上,且第三轴能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激光切割头固定安装于第三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第一丝杆沿Y轴方向布置,其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轴固定于第一丝杆螺母上;所述第一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第二丝杆沿X轴方向布置,其上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轴固定于第二丝杆螺母上;所述第二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第三丝杆沿Z轴方向布置,其上螺纹连接有第三丝杆螺母,所述第三轴固定于第三丝杆螺母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且第一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三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且旋转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激光切割头包括切割头本体及管线,所述管线的外部设置有线管,所述线管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其另一端固定于切割头本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伸缩补偿件,所述弹性伸缩补偿件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架上,其另一端与线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伸缩补偿件为弹簧平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管为波纹管。
一种使用上述激光切割系统的激光切割方法,采用机械手夹持待切割的异型管,并将待切割的异型管摆放到加工位置,旋转机通过旋转板的旋转与旋转机的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联动来带动激光切割头进行切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激光切割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的特点,本发明采用旋转机夹持激光切割头,采用普通的机械手夹持异型管来进行激光切割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切割精度及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激光切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激光切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斯塔克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斯塔克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0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线光斑诱导制备大面积周期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木工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