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来临预警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2212.4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包煜;钱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腾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02 | 分类号: | B61L1/02;B61L1/10;B61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头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9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感应模块 列车检测装置 数据处理模块 无线发送模块 无线接收模块 声光报警器 预警装置 列车 磁感应模块 壳体 光电传感器 输出端连接 报警模块 无线模块 信息传递 行车方向 施工处 输入端 误报率 检测 体内 预警 侧面 外部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来临预警装置与方法,属于列车到达预警领域。所述列车来临预警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待检测轨道的侧面的列车检测装置和设置在施工处的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与列车检测装置的距离为2‑3公里;列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磁感应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壳体的外部上方设置有光电感应模块,光电感应模块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磁感应模块、光电感应模块均连接至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无线发送模块;声光报警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均为433无线模块。本发明的误报率低,可长距离信息传递,还可以检测列车行车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到达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列车来临预警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上的道轨、道基、信号设备、管线等需要经常维护,在铁路上从事维护工作存在很大的危险,经常出现铁路维护人员被过往列车撞伤甚至撞死的事故。目前铁路上的列车很多,也很快,特别是高铁线路上尤其如此。列车全面提速的大局势已经形成,这对预警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保障铁路个沿线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目前实际应用的预警方式大多采用人工预警、计算时段限速限时等方法,不仅低效,同时也不具有高可靠性,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预警系统,来解决这一现状。
申请号为200910309382.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误检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该专利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由于线圈间的串扰、馈线过长、接触不良、线圈附近存在含铁量高的金属(如地下井盖等)以及某些车的特殊性(如大车的底盘高、车体铁质材料不均匀等),可能会出现系统漏报或误报。另外,当检测装置附近含铁质物质较多或在位于并列的多条轨道时,系统误报的可能性会提高;该专利的检测装置置于车辆通过的轨道上,这种布置方式会危及行车安全,不能用于火车来临预警;列车来临预警装置一般用于列车铁轨施工,为保证施工顺畅,应当保证列车开往施工队方向的列车报警,而远离施工队方向的列车则无需报警,且该专利不能检测车辆的行车方向。
申请号为201220092252.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列车到达预警系统,该专利的检测传感器选择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当列车来临时,常常会涉及很多震动源,如施工修理造成的震动或是其他车道列车驶过等,这些因素很可能造成误报;该专利中报警信息采用zigbee通信协议,该通信协议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显然,不能满足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并且,该实用新型也不能检测火车的行车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误报率低,可长距离信息传递,可检测列车行车方向的列车来临预警装置与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列车来临预警装置,包括列车检测装置和声光报警器,其中:
所述列车检测装置用于设置在待检测轨道的侧面,所述声光报警器用于设置在施工处,所述声光报警器与列车检测装置的距离为2-3公里;
所述列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磁感应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和蓄电池,所述磁感应模块为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上方的磁传感器,所述磁传感器为三轴磁传感器;
所述壳体的外部上方设置有光电感应模块,所述光电感应模块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两个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两侧,所述磁感应模块、光电感应模块均连接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无线发送模块;
所述声光报警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的报警模块;
所述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均为433无线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腾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腾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2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