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桩基的低应变采集信号一致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1206.7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八芳;孙雪峰;张勇;陈鹭琳;陈远鹏;曾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林燕玲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桩基 应变 采集 信号 一致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实现桩基的低应变采集信号一致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低应变检测规范对低应变现场检测的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信号采集和筛选等操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但没有一个规范操作方法以保证低应变采集信号的一致性,导致低应变检测信号的桩身完整性判定结果各不相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同一根检测桩,不同的人采集的信号曲线可能不一致;
2、同一个人不同时间采集的信号曲线也有可能不一致;
3、传感器安装和激振点位置比较随意,可复现性差,无法追溯;
4、激振时的落锤高度不统一,导致采集的信号波有差异,以及数据分析时,针对一根信号波曲线,不清楚信号的采集力度,不利于更进一步的曲线分析和统计;
5、信号筛选也存在较大的随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确保采集信号曲线一致性,检测结果准确、利于追溯的实现桩基的低应变采集信号一致性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桩基的低应变采集信号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于实心桩和空心桩,分别规定激振点和检测点安装位置;其次,选择合适材质的激振力锤并采用垂直激振于桩顶面,落锤高度分为低落锤和高落锤;采集的每组检测有效信号均包括低落锤检测信号和高落锤检测信号。
优选的,对于实心桩,其安装方式如下:激振点安装于桩中心,若干检测点以激振点为中心作圆周分布。
优选的,所述检测点与所述激振点之间距离为桩体半径或边长的2/3。
优选的,包括有四个检测点,分别安装于桩面的正北、正东、正南和正西方向,且第一个检测点为正北方向。
优选的,对于空心桩,其安装方式如下:若干激振点和若干检测点均绕桩面中心圆周均匀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若干激振点和若干检测点的位置均为所述桩壁厚度的1/2处。
优选的,所述相邻的激振点和检测点与桩面中心连线构成的夹角为60°,且其中第一个检测点为正北方向。
优选的,所述激振力锤采用工程塑料、尼龙、铁或铜材质的锤头。
优选的,所述激振力锤的低落锤高度为5-15cm,高落锤高度≥20cm。
优选的,当采集的检测有效信号的两个信号曲线不一致时且与其它组信号曲线也不一致时,该组信号无效,重新进行采集。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对于实心桩和空心桩,明确对应的激振点和检测点安装位置,并确定激振力锤材质,落锤高度和方式等,使得同一根桩基,不同的人采集的信号曲线可保持一致性。
2、同一个人不同时间采集的信号曲线也可保持一致性。
3、传感器安装和激振点位置统一规定,可复现性好,并利于追溯。
4、规定了激振落锤高度,有利于曲线分析和比较。
5、本发明的方法,其采集的每组检测有效信号均包括低落锤检测信号和高落锤检测信号,以保证桩底信号被有效激发;并给出信号曲线的筛选办法,使得筛选更加规范,避免出现人为选择导致的检测结果不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圆形空心桩的激振点和传感器检测点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形空心桩的激振点和传感器检测点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圆形实心桩的激振点和传感器检测点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方形实心桩的激振点和传感器检测点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应用举例1采集的信号曲线图。
图6为应用举例2采集的信号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实现桩基的低应变采集信号一致性的方法,首先,对于实心桩和空心桩,采用不同的激振点和检测点安装方式;其次,选择合适材质的激振力锤并采用垂直激振于桩顶面,落锤高度分为低落锤和高落锤,以保证桩底信号被有效激发;采集的每组检测有效信号均包括低落锤检测信号和高落锤检测信号,并给出了信号筛选办法,当有缺陷时,选择曲线上缺陷显示最为明显信号最为该桩的低应变代表信号曲线。当信号曲线的缺陷特征可能判定为Ⅱ类或Ⅲ类或Ⅳ类时,在信号采集正常前提下按最不利原则进行严判。该Ⅱ类或Ⅲ类或Ⅳ类参照规定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1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