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0846.6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5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飞;严飞;李飞;毛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A61K47/68;A61K47/54;G01N2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力 强化 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仿生 复合体 富集 靶向 系统 | ||
1.一种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在制造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泡复合体包括相互连接的CD11b靶向微泡和炎性细胞;
所述CD11b靶向微泡包括脂质外壳和气体内芯,所述脂质外壳的外表面连接有CD11b配体;
所述应用中包括超声辐射力发生装置,所述超声辐射力发生装置包括任意波形发生器、射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超声探头;
所述应用中超声设置参数为:聚焦超声探头2.25MHz,焦距4.25cm,焦点面积1.00mm2,输出电压100mvpp,RF 50-70%,峰值负压为 0.11MPa-0.28Mpa;
所述CD11b靶向微泡粒径为1-2μm;
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以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DSPC)、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聚乙二醇2000及生物素化的DSPE-聚乙二醇2000为膜材,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得到超声微泡造影剂;
步骤S1中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具体制备方法为:
S11. 将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DSPC)、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聚乙二醇2000及生物素化的DSPE-聚乙二醇2000按质量比7:2:1溶于氯仿中制成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充分混匀,在干燥氮气(N2)作用下形成磷脂薄膜;
S12. 在磷脂薄膜中加入水化液,在摇床中恒温水化,后置于水浴式超声振荡器中震荡至均一且通明的液体即得超声微泡造影剂;
S2. 向超声微泡造影剂通入生物惰性气体,振荡制备超声脂质微泡;
S3. 将超声脂质微泡与CD11b配体通过生物素-链霉素反应连接制备CD11b靶向微泡;
S4. CD11b靶向微泡与炎性细胞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构建炎性细胞-CD11b-微泡复合体即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
所述炎性细胞为ApoE-/-小鼠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在制造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CD11b配体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天然抗体片段、重组抗体片段和多特异性抗体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在制造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D11b配体为单克隆抗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在制造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内芯为全氟丙烷气体(C3F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在制造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水化液为pH7.4的0.1M Tris缓冲液;
所述摇床设定温度为50~70℃,水化时间为0.5~2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在制造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床设定温度为6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在制造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D11b配体经过生物素修饰形成生物素化CD11b配体,链霉亲和素一端与生物素化的DSPE-聚乙二醇2000连接,一端与生物素化的CD11b配体连接,通过生物素-链霉素反应,形成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8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催化还原复合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涵道翼型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