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售电侧放开环境下用户侧需求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0245.5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裘华东;刘卫东;张利军;胡若云;徐晨博;黄锦华;刘周斌;孙轶恺;袁翔;李圆;庄峥宇;刘玉玺;欧阳红;袁葆;赵加奎;熊根鑫;于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售电侧 放开 环境 用户 需求 响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售电侧放开环境下用户侧需求响应方法。针对工商业用户以及其他用户制定需求响应策略的主要依据是用电客户的日负荷曲线,并没有对用户的日负荷曲线进行分解,导致根据用户宏观日负荷曲线制定的需求影响策略,在其执行过程中,实际效果不太理想。本发明通过聚类算法,将大量用户进行划分,对同一类用户制定一项需求响应策略;在制定需求响应策略时,将用户的日负荷曲线看作是由基本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削减负荷和可存储负荷组成,然后针对每项组成部分分别制定需求响应策略。本发明大大降低售电公司或电网企业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准度;本发明制定的需求响应策略更加精准、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售电侧放开环境下用户侧需求响应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用户的作用引起重视起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当时石油危机首先令经济学家们认识到,从全社会的角度讲,如果节约用电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不便小于生产这些电力的成本,那么对电力需求实施管理就是比增加电量供应更为合理的措施。二十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在主要工业国家逐步推广,通过采取法律、经济、技术、管理与引导等多种有效措施,以电力公司为主体,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
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开始了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市场机制逐步成为电力系统运营模式的核心内容。改革初期电力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2000年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电力需求侧的作用,并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如果在电力市场建设之初不为需求侧设计必要机制的话,等到出现问题再去弥补,代价将高昂得多。因此,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引入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即通过价格信号和经济激励机制来引导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以加强需求侧在市场供需平衡中的作用,成为电力市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9号文》),《9号文》指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9号文》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明确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是: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进一步强化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9号文》还对电网企业的运营模式进行了规范,明确指出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按照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确保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规范电网企业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为。
无论是售电公司还是电网企业,他们主要把工商业用户作为实施需求响应的对象。售电公司或者电网企业对居民用户实施需求响应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因为:
(1)由于居民用户数量庞大,不同居民用户的用电负荷、用电习惯、用户体验层级等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每个居民用户分别制定相应的需求响应策略,无论是售电公司还是电网企业都没有动力来实施。
(2)针对工商业用户以及其他用户制定需求响应策略的主要依据是用电客户的日负荷曲线,并没有对用户的日负荷曲线进行分解,导致根据用户宏观日负荷曲线制定的需求影响策略,在其执行过程中,实际效果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售电侧放开环境下用户侧需求响应方法,其将用户按照其用电负荷、用电偏好等多个维度进行聚类处理的方法,将大量用户利用聚类算法聚成几大类,然后针对每一类用户制定单独的需求响应策略;根据用户需求侧响应的基本策略分类,将日负荷曲线看作是由基本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削减负荷和可存储负荷组成,对相同需求模式下大量历史负荷曲线的分析,可以实现以上四类负荷需求模式的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南海深海盆中尺度涡预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慧工地人员管理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