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颗粒的宏量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9968.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8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查嘉伟;王霆;苏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尚能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宏量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颗粒的宏量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Si粉进行表面清洁,去除Si粉表面的氧化层;S2、将表面清洁后的Si粉烘干;S3、将烘干后的Si粉加入常温下的HF水溶液中,超声、搅拌至混合均匀;S4、常温常压下,将AgNO3溶液逐滴加入Si粉/HF水溶液中,超声、搅拌,Si粉被刻蚀氧化,Ag离子还原生成纳米银,形成纳米银溶液;S5、待反应一定时间后,将纳米银溶液离心处理,分离出纳米银颗粒;S6、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纳米银颗粒,并将纳米银颗粒在真空或乙醇溶液中进行保存。本发明使用微米级硅粉为原料,价格低廉且可以大量获取;反应条件简单,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制备;所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尺寸在50~100nm之间,分散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金属颗粒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银颗粒的宏量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纳米金属材料在光学、电子、生物、工业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纳米银由于具有良好的电子特性、光学特性、催化特性、机械特性、以及生物科学领域中优良的抗菌性、生物兼容性等,在微电子材料、导电浆料、光学元件、传感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化工催化剂、污水处理、高性能电极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也成为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
常用的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主要有物理粉碎法、机械球磨法和磁控溅射法等,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光催化法、电还原法、超声还原法、气—液两相法、凝胶溶胶法、微乳液法等,相比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操控方便、可控性较高,因此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化学方法仍存在制造成本高、反应条件不易控制等缺点。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纳米银颗粒的宏量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银颗粒的宏量制备方法,该方法切实可行,且条件简单、便于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银颗粒的宏量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Si粉进行表面清洁,去除Si粉表面的氧化层;
S2、将表面清洁后的Si粉烘干;
S3、将烘干后的Si粉加入常温下的HF水溶液中,超声、搅拌至混合均匀;
S4、常温常压下,将AgNO3溶液逐滴加入Si粉/HF水溶液中,超声、搅拌,Si粉被刻蚀氧化,Ag离子还原生成纳米银,形成纳米银溶液;
S5、待反应一定时间后,将纳米银溶液离心处理,分离出纳米银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对Si粉进行表面清洁”具体为:
将Si粉放入离子水和稀HF中进行表面清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将Si粉放入离子水和质量百分比0.1~10%的稀HF中进行表面清洁,去除SiO2氧化层,清洁时间为60s~1200s,清洁温度为5℃~9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的烘干气氛为真空气氛或N2保护气氛,烘干温度为80℃~2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具体为:
将烘干后的Si粉加入常温下质量百分比5%~50%的HF水溶液中,超声、搅拌50s~200s至混合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尚能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尚能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9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