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油冷却器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3854.8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8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张通;毛龙归;梁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6 | 分类号: | F02B67/06;F01P5/10;F01P11/08;F01P11/00;F01M5/00;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冷却器 托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托架,包括托架本体,在托架本体上集成设置有水泵安装部、冷却器安装部和滤清器安装部,在水泵安装部与冷却器安装部之间的衔接处设有将二者相连以分担皮带拉力的加强结构,在冷却器安装部内设有可将冷却水分流的导流结构;在托架本体内设有依次将所述的水泵安装部、导流结构、冷却器安装部以及发动机油冷却器、发动机机体连通的冷却水道,在托架本体内还设有依次将所述的水泵安装部、导流结构、冷却器安装部以及发动机机体连通的进水通道。本发明结构简单,将水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的安装集成设置在托架本体上,集成度高,节省了布置空间,提高了托架的结构强度,降低了冷却水的进水水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发动机的水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都是通过各自的安装架分散装在发动机机体上的,其水泵将冷却水泵入机体,又从机体流出进入冷却器,冷却机油后又回到机体内,属于一种分体式的结构布置,此种结构集成化程度低,空间利用率不够,零部件使用数量较多,经济成本,已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可合理优化发动机布局并大大降低水泵进水阻力的机油冷却器托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托架,包括与发动机相连的托架本体,所述的托架本体上集成设置有水泵安装部、冷却器安装部和滤清器安装部,所述水泵安装部与冷却器安装部之间的衔接处设有将二者相连以分担皮带拉力的加强结构,所述的冷却器安装部内设有可将冷却水分流的导流结构;所述的托架本体内设有依次将所述的水泵安装部、导流结构、冷却器安装部以及发动机油冷却器、发动机机体连通的冷却水道,所述的托架本体内还设有依次将所述的水泵安装部、导流结构、冷却器安装部以及发动机机体连通的进水通道。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导流结构为一端窄、另一端宽的楔形角板,并且,该楔形角板的较窄一端与所述水泵安装部的出水口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结构包括分别沿所述冷却水道和进水通道延伸的弧形状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且,该弧形状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沿所述冷却水道和进水通道的外侧弧形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自所述托架本体的正面垂直凸起的抗拉圆柱和多个自该抗拉圆柱外围向所述的水泵安装部端面延伸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本体的一侧端面作为与发动机贴合相连的托架安装面,所述的水泵安装部、冷却器安装部和滤清器安装部均垂直凸起于所述托架本体的另一侧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器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托架安装面相平行的冷却器安装面,相应的,所述的水泵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托架安装面相垂直的水泵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滤清器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托架安装面相垂直的滤清器安装面,并且,该滤清器安装面与所述的水泵安装面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的托架本体外围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托架的固定搭子,并且,所述加强结构上的抗拉圆柱作为用于固定托架的固定搭子。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将水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的安装集成设置在托架本体上,集成度高,节省了布置空间,合理优化了发动机的空间布局,减少了发动机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在托架本体内设置一个导流结构,使冷却水分成两个水流通道,实现为机体供水和对机油冷却,功能多样化,并且,楔形角板结构的导流结构,大大降低了进水水阻,使发动机的水循环系统更加完善,避免高压水对发动机零部件的冲击,有效保护发动机不受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38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提取装置
- 下一篇:车辆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