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微流控芯片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3123.3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3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吴非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5;G01N21/01;B01L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唐银益;李亦慈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式微 芯片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流控芯片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保证了通过手机获取微流控芯片中的反应结果时每次拍摄的高度、角度和光照条件的一致性,对外界环境要求低,大大提高了读取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好,效果令人满意,且便于携带,非常适合用于微流控芯片成像。本发明中的成像系统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且成像系统不会与微流控芯片中的反应区直接接触,不会导致成像系统内部被化学试剂污染,解决了清洗的困扰,降低了安全隐患,且成像时设备没有如扫描仪一般的明显振动,因此也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成像系统,属于微流控领域。
技术背景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可集成化的技术平台,是当前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技术将化学和生物分析过程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具有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并已在生物传感、细胞筛选、基因分析、药物输运、疾病诊断及环境监测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微流控芯片中的反应结果常常需要通过手机、扫描仪等设备捕获。扫描仪体积相对较大,不便于携带,并且在成像时扫描仪内部不可避免地会与微流控芯片中的反应区直接接触,这将导致扫描仪内部被化学试剂污染,既带来清洗的困扰,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此外,扫描仪在成像时设备振动明显,从而降低成像质量。通过手机获取微流控芯片中的反应结果时,每次拍摄的高度、角度和光照条件难以保持一致,所以捕获的结果可重复性差。因此,亟需一种效果优良又便于携带的微流控芯片成像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微流控芯片成像系统。如图1所示,该成像系统保证了通过手机获取微流控芯片中的反应结果时每次拍摄的高度、角度和光照条件的一致性,对外界环境要求低,大大提高了读取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好,效果令人满意,且便于携带,非常适合用于微流控芯片成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流控芯片成像系统,包括照明装置、设置于照明装置上的LED灯泡、以及与照明装置底部相对应的微流控芯片,照明装置的上部开有窗口,下部设置有开口,沿着窗口的周边安装有LED灯泡,下部开口对应设置的微流控芯片的直径与开口内径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所述的LED灯泡朝下设置,照明装置上部表面为平整的平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所述的LED灯泡沿着窗口周边设置有1-4圈,同一圈中每个LED灯泡的间距均相等,同一圈中每个LED灯泡与圆形窗口的距离均相等,所有LED灯泡的大小和功率均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进样区、直线型通道和检测区,所述的LED灯泡与检测区相对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所述照明装置内部的LED灯泡共有40个,其中内圈有16个,外圈有24个,内圈每2个灯泡与其外圈对应的每3个灯泡为1组,每1组LED灯泡与圆形微流控芯片中的1个检测区对应,8组LED灯泡恰好对应圆形微流控芯片中的8个检测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流控芯片成像系统在任一种物质定量分析上的的应用。进行成像时,使微流控芯片恰好水平地嵌入照明装置下部的圆形开口中,然后将承载镜头的设备紧贴照明装置上表面,将镜头置于照明装置的窗口上方,使微流控芯片、照明装置和承载镜头的设备共同构成一个外部光线无法进入的暗室,随后接通照明装置的电源使LED灯泡向下发出均匀的光线,最后用承载镜头的设备捕获微流控芯片的图像。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承载镜头的设备是手机。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3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