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梯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0355.5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A.福科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4 | 分类号: | B66B1/14;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李强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梯 控制系统 方法 | ||
电梯控制系统包括电梯轿厢、电梯控制器以及被配置来检测所述电梯轿厢内的占用程度的占用检测系统,所述占用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相机。所述电梯控制器和所述占用检测系统被配置成当所述占用检测系统检测到高于预定阈值的占用程度时,控制所述电梯轿厢以防止额外的乘客进入所述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本文所公开的主题总体涉及电梯控制系统和操作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考虑到已经在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系统被设计来有效地移动建筑物内的人员。然而,电梯具有有限容量(例如体积、重量等),并且因此只能在给定时间移动一定数量的人员。当潜在乘客期望在电梯轿厢内行进时,潜在乘客必须按下电梯呼叫按钮。电梯呼叫按钮通常启用“向上”或“向下”的指示,并且按下相关联的呼叫按钮将向电梯控制器指示在适当方向上行进的电梯轿厢应停在所请求的层站楼层处。然而,存在电梯轿厢满载(载满乘客或乘客和物品)的情况,使得潜在乘客不能登上电梯轿厢。因此,电梯轿厢将在层站楼层处停留,但是没有人可离开或进入电梯轿厢。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在登梯时,多个乘客可装载到电梯轿厢中,直到达到容量点。当满载时,电梯轿厢门可开始关闭。然而,潜在乘客可按下电梯呼叫按钮,并且电梯门可重新打开,从而耽误已经登上电梯轿厢的所有其他乘客,并且因为电梯轿厢已经满载,潜在乘客不能登上。因此,改进的电梯呼叫可在运输建筑物内的人员方面提供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电梯控制系统包括电梯轿厢、电梯控制器和被配置来检测电梯轿厢内的占用程度的占用检测系统,所述占用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相机。电梯控制器和占用检测系统被配置来当占用检测系统检测到高于预定阈值的占用程度时,控制电梯轿厢以防止额外的乘客进入电梯轿厢。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电梯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占用检测系统包括安装于电梯轿厢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器。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电梯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器包括相机。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电梯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器安装到电梯壁或电梯轿顶中的至少一个。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电梯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预定阈值是电梯轿厢的50%或更大占用的值。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电梯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占用检测系统捕获电梯轿厢的参考图像,并且将当前捕获的图像与参考图像进行比较,以确定占用程度。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电梯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防止额外的乘客进入电梯轿厢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i)防止电梯轿厢停在潜在乘客已经请求电梯但当前乘员/乘客并未请求离开的任何层站处;(ii)关闭电梯轿厢的电梯门;或(iii)一旦门关闭操作开始,就防止电梯门重新打开。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电梯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被配置来向电梯控制器或占用检测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信息,使得关于电梯轿厢占用程度的确定部分地基于电梯轿厢的当前重量。
根据其他实施方案,控制电梯的方法包括:用占用检测系统检测电梯轿厢内的占用程度;以及当占用检测系统检测到高于预定阈值的占用程度时,防止额外的乘客进入电梯轿厢。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方法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占用检测系统包括安装于电梯轿厢的轿顶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器。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方法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器包括具有鱼眼镜头的相机。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方法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预定阈值是电梯轿厢的50%或更大占用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的斯电梯公司,未经奥的斯电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