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型奶香绿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5680.2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9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糜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武功山尚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337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型奶香 绿茶 加工 方法 | ||
一种针型奶香绿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取茶鲜叶摊青、杀青、揉捻、炒青、理条、烘干、摊凉、焙火而制得针型奶香绿茶,本发明于茶鲜叶摊青工序中适度加入了光照,加速了水分散发,且紫外线可促成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异构化和光化反应,使茶叶氨基酸含量增加以形成后续香气;于揉捻与理条工序之间设置炒青工序,能使茶叶快速失水,使茶叶香气提升;焙火采用的炭火原料中松木炭具有纯正的松香香气,再加入果壳炭、竹炭后,最终形成类似牛奶香味,鲜爽高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针型奶香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主要茶类之一,据2015年统计数据,我国生产绿茶1439080吨,占总产茶量的63.14%。绿茶是鲜叶通过高温杀青中止酶活性,整形、干燥形成的不发酵茶类,其品质特点是清汤绿叶、清香醇爽,具有提神、醒脑、益思、杀菌消炎和防癌功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消费水平提升,各产地茶叶产品不断出新,市场竞争激烈,同时消费者对绿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江西地区茶叶产品,现主要有婺源绿茶,婺源绿茶是卷曲型茶,针型绿茶较少且制法类似,制成成品以栗香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型奶香绿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保留了部分手工制茶方法,采用机械手工结合,采用摊青、杀青、揉捻、炒青、理条、烘干、摊凉、焙火工序,发挥了萍乡武功山地区中小叶种茶叶优势,制得的茶让经常喝茶的人耳目一新,同时能吸引首次喝茶的人,市场前景广阔。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型奶香绿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1)原料采摘:采摘茶鲜叶;
(2)摊青:将上述茶鲜叶采用自然摊青以日光进行辅助,或是于摊青槽中摊青以灯光进行辅助使叶表温度维持在30-32℃;其中,日光摊青时间为10-50min,以上午10点前或下午四点后的太阳光进行摊青;
(3)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置于滚筒杀青机中进行杀青,然后立即用摊凉机摊凉冷却;
(4)揉捻:将冷却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解块;
(5)炒青:将揉捻叶置于龙井锅中炒青,炒青后立即用摊凉机摊凉冷却;
(6)理条:将冷却后的茶叶置于理条机中进行理条使茶叶成针形,将理条后的茶叶立即摊凉冷却;
(7)烘干:将理条后的茶叶分二段进行烘干,第一段是于90-120℃烘干5-20min,烘干后摊凉回潮;第二段是在80-105℃条件下至90%以上烘干后摊凉;
(8)焙火:将经过步骤(7)处理后的茶叶置于传统焙笼中进行焙火,焙火控制叶表温度为70-90℃,烘至茶叶全干,摊凉冷却,即可;其中,传统焙笼中茶叶上下盖干净棉布,炭火原料由普通木炭、松木炭、果壳炭及竹炭按5:3:1:1的重量比构成。
上述提及的采摘的茶鲜叶为三月上旬至五月上旬的芽头、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茶叶。
上述提及的杀青是以40型滚筒杀青机于260-280℃杀青1.5-3min。
上述提及的揉捻按常规针形茶的揉捻方法于揉捻机中进行。
上述提及的炒青温度为100-120℃,炒青时间为5-20min,炒青的同时进行手工造型,以使茶条均匀、紧细。
上述提及的理条是采用60型茶叶理条机,进行慢、快、慢节奏变化与时间、温度控制。具体为:在115-125℃条件下,先以163-167次/min的转速,再以178-182次/min的转速进行理条,然后于95-105℃,以168-172次/min的转速进行理条,整个理条时间为15-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武功山尚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武功山尚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5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花卷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