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流风轮和具有其的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0700.7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愉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风轮 具有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轴流风轮和具有其的风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轴流风轮的吸力面容易发生气流分离,产生分离噪声,进而影响风机的工作性能,降低风机的使用寿命,且产生的噪声会影响到用户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流分离、送风噪声高等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轴流风轮,所述轴流风轮可以减小气流分离,降低送风噪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轴流风轮的风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轴流风轮,包括:轮毂和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设在所述轮毂上,所述多个叶片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形成在所述叶片的吸力面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流风轮,通过在多个叶片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条导流筋,可以减小叶片吸力面上的气流分离,提高风轮的送风风量,降低送风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叶片上设有多条所述导流筋,多条所述导流筋沿着所述叶片的吸力面的径向间隔开布置,保证气流沿着叶片的径向流动时始终与吸力面相贴合,从而降低了气流流动的噪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条所述导流筋沿着所述叶片的吸力面的径向等距排布,防止局部吸力面与气流产生分离现象,进一步减小了气流与吸力面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两条所述导流筋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叶片径向半径的1/10-1/5,可以有效地避免气流与叶片的吸力面发生分离,保证气流沿着叶片径向流动时与吸力面相互贴合,进而降低了气动噪声。
根据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每条所述导流筋形成为以所述轮毂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状,且所述导流筋的弧长为15-20mm,从导流筋的弧长角度出发并通过限定以保证导流筋对气流的打散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导流筋的宽度为2-5mm,从导流筋的宽度角度出发并通过限定保证导流筋的宽度在该范围内对气流达到最优的打散效果,满足气流与吸力面的良好贴合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导流筋的厚度为1-3mm,从导流筋的厚度角度出发并通过限定保证导流筋的厚度在该范围内对气流达到最优的打散效果,满足气流与吸力面的良好贴合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导流筋靠近所述轮毂的一端为内端,所述内端位于所述叶片的周向横截面的拐角处,通过导流筋的扰动作用可以将气流打散,使得分散的流体重新与吸力面粘结,进而减小分离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每个叶片上的所述导流筋的条数为8-15,可以达到减小气流与吸力面发生分离的目的,同时简化加工操作,避免由于布置太多导流筋导致加工生产繁杂。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风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轴流风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通过在多个叶片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多条导流筋,使得气流不易在叶片的吸力面上发生分离,提高了风轮的送风风量,降低了送风噪声,进而提升了风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后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流风轮另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叶片的周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风轮;
10:轮毂;20:叶片;21:吸力面;22:导流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0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