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压电型磁电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9875.6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2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左志军;朱明刚;董生智;方以坤;冯海波;周鸣鸽;靖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H01L41/18 | 分类号: | H01L41/18;H01L41/187;H01L41/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李彬;张小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压电 磁电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压电型磁电复合材料,属于多铁性磁电材料技术领域。该磁电复合材料包括压电材料(1)和永磁材料;压电材料(1)为已极化的片状或条状结构,其相对表面分别附有金属电极(2),构成电极面;至少一个永磁材料固接在压电材料1的电极面上。本发明提出的永磁‑压电型磁电复合材料为磁场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能量转换采集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压电型磁电复合材料,属于多铁性磁电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磁电效应是指材料在外加磁场中电极化强度发生改变,或在外加电场中磁化强度发生改变的现象。单相磁电材料的磁电转化系数都较低,并且只有在较低温度下才能被观察到,且制备条件苛刻,大大制约了单相磁电材料的应用。而磁电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即表现较高的磁电转换系数,且具有较高的设计灵活性,因而成为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传统磁电复合材料由铁电性材料与铁磁性材料通过各种方式复合而成。磁电复合材料的磁电效应是铁电性与铁磁性耦合而产生的乘积效应,可描述为:当磁电复合材料处于外加磁场中,其中的磁致伸缩相发生形变,通过与压电相的接触界面将应力作用于压电相上,压电相产生束缚电荷,对外表现为压电电压,即磁致电效应。相应的,磁电复合材料处于外加电场中时,由于逆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发生形变,产生的应力作用于磁致伸缩相上,使其磁化状态发生改变,实现电能到磁能的转换。
通过前人的努力研究,磁电复合材料的性能不断得到提高,但该类材料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传统磁电复合材料通过界面将磁致伸缩形变传递给压电材料从而产生磁电性能,无论是粘结界面还是电镀、化学镀界面均存在界面老化失效的问题。为提升磁电复合材料的性能选用具有巨磁致伸缩性能的Terfenol-D作为压磁材料大大提升了材料成本,并且需要在一定的直流偏置磁场下工作,加大了器件的复杂程度。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949694A和CN104347794A等提出了压电材料与永磁材料组成的磁电复合材料,利用外部磁场对永磁体的磁扭力获得压电输出,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外部磁场强度对磁扭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检测弱磁场的能力有限。此外,磁电复合材料需要工作在较宽频率的范围内,涡流损耗难以避免,这也是磁电复合材料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压电型磁电复合材料,该材料无需附加直流偏置磁场即可产生巨磁电效应,它利用了磁电复合材料应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涡流效应,提高了材料的能量转换效率。该复合材料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降低了对界面传递应力的依赖,避免了界面老化失效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压电型磁电复合材料,该磁电复合材料包括压电材料1和永磁材料;
压电材料1为已极化的片状或条状结构,其两个相对表面分别附有金属电极2,构成电极面;
至少一个永磁材料固接在压电材料1的电极面上。
永磁材料通过粘接方式或机械连接方式与压电材料1的电极面固接。
所述永磁材料的充磁方向M位于压电材料1的电极面的法向与长度方向确定的平面内。
所述永磁材料固接在压电材料1端部的电极面上。
多个永磁材料阵列分布在压电材料1上表面的电极面上和/或下表面的电极面上。
两个永磁材料在压电材料1端部的上表面的电极面上和/或下表面的电极面上成左右对称分布,或上下对称分布,或中心对称分布。
四个永磁材料分别固接在压电材料1上表面的电极面上的左右两端和下表面的电极面上的左右两端。
所述压电材料1选自压电陶瓷、压电单晶、压电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9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