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入导线的喇叭振动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9489.7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大原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原博 |
主分类号: | H04R7/14 | 分类号: | H04R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喇叭 振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缝入导线的喇叭振动片及其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一准备步骤、一缝纫步骤、一切线步骤、一热压成形步骤及一裁切步骤,本发明透过所述步骤产出多个缝入导线的喇叭振动片,所述振动片具有一本体,其中央位置处设有一穿孔,且该本体形成有一波浪部;至少一金属导线,连续缝设于该弹波本体的波浪部;及至少一车缝线,连续缝设于该弹波本体的波浪部,并与该金属导线交织连接,并形成有多个固定结构;藉此,本发明能有效地防止金属导线因长时间的振动后发生变形松散或断裂的状况,以及防止金属导线与振动片结合时发生错位造成振动的不平衡情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一种喇叭振动片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缝入导线的喇叭振动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喇叭包括低音单元、中音单元、高音单元。这三种单元是负责不同频率的。大多数的喇叭,都是基于相同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如一个典型的动圈式喇叭,当电流流过电线至音圈时,会产生出电磁场。由于这个电磁场与喇叭上的永久磁铁的磁场成直角方向,这使得活动线圈受力于间隙内的运动。这个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使附着音圈的纸盘产生垂直、上下的振动,从而使空气振动,发出音频传送到人耳,达到声音还原供人聆听的目的,实现了电能到声能的转化。
然而,由于喇叭中的振动片(damper,又称弹波)会与音圈相连接,且振动片主要功能用来悬挂音圈与鼓纸,其结构多半是多个同心圆且断面为波浪状,藉由振动片能够支撑起音圈与鼓纸,因此振动片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鼓纸的振幅,而影响喇叭的音质。
另外,目前的导线振动片包括一本体及多根导线,透过至少一导线与本体的固定结合,而导线的一端连接音圈,而另一端连接输入端子。而传统使用的成形导线振动片,主要以棉布为基本材料,将棉布浸染于液态的合成树脂中,使棉布的纤维中吸收合成树脂,吸收合成树脂的棉布在干燥硬化后,进一步经过制造模具加温、加压、切断形成表面具有环状波纹的导线振动片。由于传统的成形导线振动片过程中,经弹波制造模具加温、加压时,该导线亦会受模具加温、加压时发生错位的情形,而提高生产产品不良率;亦或是于初步摆设导线时,因人为或机械设备等因素,而造成导线于该本体上偏移及错位,从而提高生产产品不良率。
再者,若使用不良品,导线振动片的导线无法稳固与音圈及输入端子连接,从而影响喇叭音质的输出,此外,导线更有可能因错位的问题,经振动片长时间的振动后发生变形松散或断裂的状况。
因此,本案发明人在观察到上述缺失后,认为现有喇叭的导线振动片结构仍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而遂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缝入导线的喇叭振动片的制造方法,能达到稳固地结合金属导线与振动片,并有效地防止金属导线因长时间的振动后发生变形松散或断裂的状况,同时更能防止导线与振动片结合时发生错位造成振动的不平衡情形。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缝入导线的喇叭振动片,其能增加振动片的整体强度与抗撕裂效果,同时搭配车缝线的设置,以减缓金属导线所受运作时的震动拉力,并能保护该金属导线整体结构,且透过金属导线及该车缝线的结合的结构,以防止于长期震动下金属导线与振动片结合处产生松脱的情形。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缝入导线的喇叭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包含有:一准备步骤,其将一布材置放于一缝纫装置的一缝纫平台上,该缝纫装置于具有至少一车针及一下勾针;一缝纫步骤,于连续往复升降车缝行程中,该缝纫装置使该车针及该下勾针连续重复下列动作,该车针牵引一第一线体穿过一该布材的一侧,而后该车针朝上位移时一第一线体形成一勾线圈,该下勾针朝该勾线圈方向进行一勾针交织动作,并让一第二线体勾于该勾线圈,而后该下勾针分离该第二线体,使该第二线体及该第一线体的部分缝设于该布材,并形成有至少一固定结构;一切线步骤,透过一切刀切割该缝纫装置上的该第一线体及该第二线体,使该布材上的第一线体及该第二线体分别形成二端部;一热压成形步骤,一热压模具以热压方式对该布材进行加温及加压,使该布材上同时成形有多个振动片成形部;及一裁切步骤,对应所述振动片成形部予以裁切,并取得多个振动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原博,未经大原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9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
- 下一篇:基于石墨烯增强PET塑料的扬声器声学振膜和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