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青蒿中提取青蒿乙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805.7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3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八;吴杰;赵苗;牛亚丽;谢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10 | 分类号: | C07D49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江沣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蒿 溶剂 葡聚糖凝胶色谱柱 大孔吸附树脂柱 高效液相色谱柱 聚酰胺吸附树脂 东莨菪内酯 操作安全 分离成本 分离周期 环境友好 甲醇浸泡 提取效率 重复利用 层析柱 粗分离 分离柱 高纯度 浸泡液 甲醇 去除 破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青蒿中提取青蒿乙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青蒿破碎后用甲醇浸泡后得到浸泡液;然后依次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粗分离、聚酰胺吸附树脂层析柱进行再次分离、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分离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本发明不仅分离周期短,而且使用的溶剂仅为甲醇和纯水,大部分溶剂和分离柱都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分离成本,同时操作安全,对环境友好。同时分离出的青蒿乙素纯度可以达到98%以上,能够去除东莨菪内酯杂质。本发明有效的从青蒿中提取高纯度的青蒿乙素,提取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在工业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青蒿中提取青蒿乙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青蒿乙素,又称青蒿素B,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溶液中,分子式为C15H20O3,分子量为248.3,CAS号为50906-56-4,它是一种与青蒿素共同存在于中药青蒿中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青蒿素是一种高效的抗疟疾药,青蒿乙素在抗鼠疟的药物筛选中却表现出了较低的抗疟疾作用。然而,在我国部分地区所产的青蒿中,青蒿乙素的含量高于青蒿素的一倍。
近年来有多篇文献表示青蒿乙素和青蒿酸、东莨菪内酯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将青蒿乙素、青蒿酸、东莨菪内酯与青蒿素按1:1:1:1组成的混合物可以达到与同等剂量的青蒿素相近的抗疟疾效果。同时,青蒿乙素还具有一定抗菌和抗真菌等作用,所以得到青蒿乙素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实验中从青蒿中分离制备青蒿乙素多用硅胶柱分离法等,其主要使用有机溶剂(比如氯仿、丙酮、石油醚等)进行分离,很难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青蒿中的东莨菪内酯杂质与青蒿乙素极性相近,两者较难分离,很难得到纯度很高的青蒿乙素。目前为了得到纯度在98%以上的青蒿乙素,一般是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直接合成青蒿乙素的,但是合成方法较为复杂,而且过程不易控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从青蒿中提取青蒿乙素的方法,该方法以青蒿为原料,提取得到高纯度的青蒿乙素,不仅提取的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而且对环境污染小,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青蒿中提取青蒿乙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青蒿破碎后用甲醇浸泡后得到浸泡液;
2)将步骤1)中浸泡液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粗分离后得到青蒿乙素富集液;
3)将步骤2)中的青蒿乙素富集液用聚酰胺吸附树脂层析柱进行再次分离并除去溶剂后得到富集有青蒿乙素的固体;
4)将步骤3)中的富集有青蒿乙素的固体用甲醇溶解后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分离后,收集含有青蒿乙素的成分;
5)将步骤4)中含有青蒿乙素的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不同体积比的1‰的乙酸水溶液和100%甲醇,收集青蒿乙素并除去溶剂后得到所述青蒿乙素。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甲醇为质量浓度为100%的甲醇。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粗分离是指依次用体积分数为70%、80-90%的甲醇水溶液和100%的甲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体积分别为2、4和3个柱体积,收集合并体积分数为80%的甲醇水溶液的洗脱液。作为优选的,各洗脱液的流速均为2个柱体积/小时,每500ml为1个洗脱流份,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并收集目标洗脱液即可。洗脱完成后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可以用甲醇洗脱再生以重复使用。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优选的为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该步骤中利用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的极性不同的特点,先利用70%甲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主要除去青蒿酸等杂质,然后收集并合并80-90%甲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的部分,最后利用100%甲醇除去青蒿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氨基葫芦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阻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