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扰流板和后缘舵面配合的飞翼布局飞机的气动舵面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362.1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解静峰;宋磊;黄俊;付竟成;卫晨豪;陆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9/12 | 分类号: | B64C9/12;B64C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扰流板 后缘 配合 布局 飞机 气动 | ||
1.一种基于扰流板和后缘舵面配合的飞翼布局飞机的气动舵面,包括气动控制面、作动系统和混合控制系统;
气动控制面设有后缘舵面和扰流板,混合控制系统发送指令,通过作动系统控制后缘舵面和扰流板,对飞机进行控制;
所述的后缘舵面的设置具体为:机翼按照几何形状,用平行于弦线的线划分为若干梯形或曲边梯形的块,如果两个块的后缘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并为一个块,对于每个块,如果后缘长度在全机平均气动弦长MAC的0.5~1.5倍之间,应布置一个后缘舵面,如果后缘长度在MAC的1.5~2.5倍之间,应布置两个后缘舵面,以此类推,从0.5倍开始,后缘长度每多出一倍MAC,就增加一片后缘舵面,后缘舵面的弦长为产生最大升力翼面弦长的20%到30%,后缘舵面在不偏转时,弦线与后缘舵面所在位置的机翼弦线重合,设此时角度为0°,设旋转时使舵面后缘高于机翼上表面的旋转角度为正,工作时,后缘舵面的活动范围为±30°之间;
所述的扰流板的设置具体为:最外侧后缘舵面在展向的位置,在弦长的25%~35%处布置扰流板,每侧的机翼上仅布置一个扰流板,扰流板的弦长为产生最大升力翼面弦长的20%到30%之间,扰流板的轴布置在前缘,不偏转时,扰流板上表面与机翼上表面重合,设此时角度为0°,并规定旋转时使舵面后缘高于机翼上表面的旋转角度为正,工作时,扰流板的活动范围为0°到90°之间;
当针对隐身飞机时,后缘舵面和扰流板的俯视图平面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长边分别与飞机的前缘和后缘平行,以减少散射方向,缩减散射主波瓣宽度;后缘舵面和扰流板的侧面,在作动中,露出的侧面与飞机表面夹角最大为60°;
所述的混合控制系统通过作动系统对气动控制面进行控制,具体的:偏航控制:右侧扰流板上偏,同时下偏最右侧后缘舵面,保证飞机俯仰轴和滚转轴的水平姿态,飞机右偏航;后缘舵面的辅助控制偏转角度为扰流板打开角度的40%~60%;空气刹车:两侧扰流板同时上偏,同时两侧最外侧后缘舵面同时下偏,使飞机保证俯仰轴的水平姿态;
扰流板打开角度较小时,扰流板破坏了飞机机翼表面的附着气流,气流分离使得当地的阻力增加,扰流板打开角度较大时,扰流板显著增加了迎 风面积,且扰流板不具有流线型外形,气流分离严重,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只有一侧扰流板 打开时,由于两侧阻力不对称,产生了偏航力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扰流板和后缘舵面配合的飞翼布局飞机的气动舵面,所述的作动系统具体包括作动器和相应的连杆,作动器为液压缸、气缸或伺服电机,针对伺服电机,气动控制面与球头连杆连接,球头连杆另一侧连接伺服舵机摇臂,形成四连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扰流板和后缘舵面配合的飞翼布局飞机的气动舵面,所述的混合控制系统通过作动系统对气动控制面进行控制,具体的:
俯仰控制:所有后缘舵面同步下偏,控制飞机低头;所有后缘舵面同步上偏,控制飞机抬头;
滚转控制:外侧后缘舵面指舵面气动中心在飞机半展长的1/3之外的后缘舵面;左侧的外侧后缘舵面同步上偏,对称舵面同步下偏,控制飞机向左滚转;右侧的外侧后缘舵面同步上偏,对称舵面同步下偏,控制飞机向右滚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3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用加强型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