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器用网状防爆金属化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6484.9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5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宋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2/08;H01G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器用 网状 防爆 金属化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用网状防爆金属化薄膜,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具有电容量稳定、损耗小、耐电压特性优异、绝缘电阻高、频率特性好、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用于电子、家电、通讯、电力等领域。金属化薄膜的制法是在塑料薄膜上蒸镀一层多个极板单元构成的很薄的金属层作为电极,相邻极板单元之间具有间隙和安全熔丝,这种结构的金属化薄膜虽然具有自我复原的功能,但是由于塑料薄膜的散热性差,当电极的微小部分因为电解质脆弱而发生短路时,引起短路部分周围的金属电极会因短路蒸发散发的热量造成更大面积的金属电极灼伤,影响金属化薄膜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用网状防爆金属化薄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器用网状防爆金属化薄膜,包括基膜,所述基膜上设置有金属层和空白留边,所述金属层包括多个均匀排列的极板单元和阻燃绝缘带,所述极板单元为带有圆弧拐角的方形结构,所述阻燃绝缘带为十字交叉结构,每个阻燃绝缘带填充分布在四个相邻的极板单元的圆弧形拐角处形成的空隙中,所述相邻的阻燃绝缘带之间留有绝缘间隙,所述绝缘间隙内设有安全熔丝,所述安全熔丝连接相邻的极板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膜的下表面还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阻燃绝缘带为聚烯烃中添加填充剂CaCO3制成的。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容器用网状防爆金属化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采用溅射镀膜或真空蒸镀方式在基膜的上表面蒸镀金属极板单元;
步骤二、在步骤一蒸镀完成的极板单元之间空隙处的基膜上热压合含有CaCO3填充剂的聚烯烃形成阻燃绝缘带。
步骤三、在基膜的下表面通过涂覆一层石墨烯,形成石墨烯膜的散热层。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极板单元的圆弧形拐角处形成的空隙中设置阻燃绝缘带,当某一极板单元内出现大电流击穿灼伤时,由于阻燃绝缘带的阻隔作用,电流击穿放出的热量不会击穿阻燃绝缘带引起周围极板单元的进一步灼伤,有效防止了多个极板的同时击穿,能够有效防爆。
进一步,基膜的下表面还设有散热层,极板单元击穿时产生的热量以及安全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层向外迅速传递散热,进一步避免了热量积累造成大面积灼烧,提高了该金属化薄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容器用网状防爆金属化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金属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用网状防爆金属化薄膜,包括基膜1,所述基膜1上设置有金属层2和空白留边4,所述金属层2包括多个均匀排列的极板单元201和阻燃绝缘带202,所述极板单元201为带有圆弧拐角的方形结构,所述阻燃绝缘带202为十字交叉结构,每个阻燃绝缘带202填充分布在四个相邻的极板单元201的圆弧形拐角处形成的空隙中,所述相邻的阻燃绝缘带202之间留有绝缘间隙,所述绝缘间隙内设有安全熔丝203,所述安全熔丝203电气连接相邻的极板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膜1为聚丙烯,极板单元201为金属镀铝极板单元或金属镀锌极板单元,相邻极板单元的圆弧形拐角处形成的空隙中设置阻燃绝缘带,当某一极板单元内出现大电流击穿灼伤时,由于阻燃绝缘带的阻隔作用,电流击穿放出的热量不会击穿阻燃绝缘带引起周围极板单元的进一步灼伤,有效防止了多个极板的同时击穿,能够有效防爆。
所述基膜1的下表面还设有散热层3,所述散热层3为石墨烯膜。极板单元击穿时产生的热量以及安全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石墨烯膜散热层向外迅速传递散热,进一步避免了热量积累造成大面积灼烧,提高了该金属化薄膜的使用寿命。
所述阻燃绝缘带202为聚烯烃中添加填充剂CaCO3制成的,其中聚烯烃与CaCO3的质量配比为4:1。
本发明的一种电容器用网状防爆金属化薄膜的制造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溅射镀膜或真空蒸镀方式在基膜的上表面蒸镀金属极板单元,溅射镀膜或真空蒸镀的工艺参数为:冷却滚筒的表面温度控制在 14~18℃,膜通过冷却滚筒的速度为 2~4 m/min,真空室的真空度应当不大于 5×10-3 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6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LTE网络中上行LWA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