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损、耐高低温的陶瓷锅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4136.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4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危大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华晨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8;C04B33/24;C04B33/34;C03C8/14;A47J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低温 陶瓷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损、耐高低温的陶瓷锅及其制造工艺,所述陶瓷锅包括坯体和施于坯体表面的釉层,所述坯体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高岭土30~45份、骨粉23~30份、石英粉15~25份、长石粉10~20份、膨润土8~14份、废旧碎陶瓷粉13~20份、水玻璃10~15份、石膏粉10~15份、硅粉5~10份;所述釉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高岭土10~20份、石英粉5~12份、骨粉5~8份、颜料5~15份、硅粉1~5份。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原料与制造工艺制得的陶瓷锅,其具有质轻、耐磨损、耐高低温、耐腐蚀的性能,可供日常持续使用50年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损、耐高低温的陶瓷锅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与金属锅相比,陶瓷锅加热时温度上升较慢,这样能让食物均匀且充分受热,可用于炒菜、煲汤、煎炸食物,而陶瓷锅也具有重量大,质脆易碎的弱点,且陶瓷锅表层通常具有一层提高陶瓷锅光泽、耐磨性与耐腐蚀性的釉层,日常使用过程中,若釉层被磨破,则相当于破坏了陶瓷锅的保护层,降低其耐磨性与耐腐蚀性,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日用陶瓷锅的质量、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耐高低温的陶瓷锅,其重量较轻,方便使用,且具有高耐磨性,可供日常持续使用50年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损、耐高低温的陶瓷锅,包括坯体和施于坯体表面的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高岭土30~45份、骨粉23~30份、石英粉15~25份、长石粉10~20份、膨润土8~14份、废旧碎陶瓷粉13~20份、水玻璃10~15份、石膏粉10~15份、硅粉5~10份;所述釉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高岭土10~20份、石英粉5~12份、骨粉5~8份、颜料5~15份、硅粉1~5份。
作为优选,所述坯体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高岭土40份、骨粉25份、石英粉20份、长石粉14份、膨润土11份、废旧碎陶瓷粉17份、水玻璃13份、石膏粉12份、硅粉8份;所述釉层采用如下原料制造:高岭土14份、石英粉8份、骨粉6份、颜料10份、硅粉4份。
作为优选,所述废旧碎陶瓷粉的粒度为100~300微米,所述硅粉的粒度为20~200纳米,废旧碎陶瓷粉的粒度略大一些,可在保证制得陶瓷锅硬度与韧度的同时相对减少其重量,硅粉的粒度小一些,可将陶瓷中原料中构成的孔隙进行填补,从而保证陶瓷锅的硬度与耐磨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耐磨损、耐高低温的陶瓷锅的工艺,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高岭土、骨粉、石英粉、长石粉、废旧碎陶瓷粉混合后搅拌10分钟以上形成混合均匀的陶瓷粉;
步骤2:向膨润土中加入占其重量8~15倍的水后搅拌至其完全膨胀并形成悬浮液,继续搅拌,搅拌过程中依次加入水玻璃、石膏粉以及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陶瓷粉后得到混合泥料,将混合泥料定型得到粗坯体,之后按照硅粉:水=1:3~5的重量比将坏体原料的中的硅粉与水混合后喷镀于粗坯体内、外表面,自然阴干后进行利坯得到坯体;
步骤3:将釉层原料与占其总重量1.5~3倍的水混合后制得釉水,然后对步上述步骤2得到的坯体进行上釉并晾干,最后将上釉晾干后的坯体置于氮气环境中,升温至1000~1200℃烧结30~180分钟,接着在1300℃~1500℃的条件下烧结0.5~2小时得到耐磨损、耐高低温的陶瓷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华晨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华晨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4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