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态元件的执行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3714.6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松;郑明明;林丽明;刘朝儒;林旭;王云霞;罗巧珍;陈智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普(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态 元件 执行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态元件的执行方法,在组态元件结构中增加元件周期,当执行时间为元件周期的整数倍数时,执行该元件,否之则不执行。本发明通过扫描元件周期的方式,在设置不同的执行时间的情况下,能调用控制逻辑中对应执行时间的元件,从而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以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态元件的执行方法,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图形元件的控制策略组态是分布式控制系统最常用的开发方法。人们利用图形元件的不同组合来直观地表示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算法。这类组合包含了元件之间的数据类型、数据连接关系、数据之间的顺序和元件内部属性参数的合理配置。一般情况下,这种关系采用连接线条来表示,而顺序则采用数据连接线末端的箭头来表示。随着工业自动化软件在大型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复杂多变的控制流程对控制逻辑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图1所示,现有的逻辑计算为单周期串行执行,当到达计算时间点时,元件按计算顺序进行计算,无法对元件进行选择性的计算,控制逻辑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较差,无法获得更加请准的计算结果。
本申请技术是基于组态元件图形编辑技术的基础,根据元件在组态界面中的连接关系的空间结构特点,结合逻辑计算的执行方案,采用扫描元件周期的方式,实现同一逻辑在不同计算周期下产生不同计算结果,从而提高控制逻辑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组态元件的执行方法,通过扫描元件周期的方式,在设置不同的执行时间的情况下,能调用控制逻辑中对应执行时间的元件,从而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以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
本发明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态元件的执行方法,在组态元件结构中增加元件周期,当执行时间为元件周期的整数倍数时,执行该元件,否之则不执行。
其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在组态元件结构中增加元件周期,进入检测状态后,自动对已完成编辑的元件组态依次进行扫描;
步骤S2、扫描后提取控制逻辑所有回路中各元件的元件周期;
步骤S3、进入执行状态后,将扫描到的各元件的元件周期依次与控制逻辑的执行时间进行比对;
步骤S4、当执行时间为被比较元件的元件周期的整数倍时,该元件才被执行;反之,当执行时间不是被比较元件的元件周期的整数倍时,则不执行该元件。
其中,所述元件周期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能通过扫描元件周期的方式,在设置不同的执行时间的情况下,能调用控制逻辑中对应执行时间的元件,从而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以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S1、在组态元件结构中增加元件周期,进入检测状态后,自动对已完成编辑的元件组态依次进行扫描;
步骤S2、扫描后提取控制逻辑所有回路中各元件的元件周期;
步骤S3、进入执行状态后,将扫描到的各元件的元件周期依次与控制逻辑的执行时间进行比对;
步骤S4、当执行时间为被比较元件的元件周期的整数倍时,该元件才被执行;反之,当执行时间不是被比较元件的元件周期的整数倍时,则不执行该元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能够在不同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元件周期的倍数及来设置元件的执行时间,执行不同的元件,从而生成不同的计算结果,实现多种控制效果,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达到节约计算空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普(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普(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