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甘膦颗粒剂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3206.8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8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车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仁信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仁信作物保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20 | 分类号: | A01N57/20;A01N25/12;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草 颗粒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甘膦颗粒剂及其制备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主要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
草甘膦原药本身不溶于水,制成草甘膦盐溶解性较好,通常会制成草甘膦铵盐、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磷钾盐等水剂,如果要能制成固体制剂,显然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方便性,其中草甘磷铵盐不易结块,制造成本比较低。然而现有的铵盐合成中,主要是草甘膦原药或湿块和氨气、液体氨或者氨水反应,未能考虑到回收使用母液中的草甘膦。如公开号CN1260349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草甘膦和液氨反应形成的草甘膦铵盐的技术方案;公开号CN1340508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有机相中草甘膦和氨反应形成的草甘膦铵盐技术方案;公开号CN1724547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以草甘膦为固定相和氨水为流动相合成草甘膦铵盐的技术方案,所得到的草甘膦铵盐均不适宜在同一反应容器中直接做成草甘膦铵盐固体制剂,需将草甘膦铵盐单独采出后在加工制成铵盐固体制剂,且未能考虑回收使用草甘膦母液中的草甘磷,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甘膦颗粒剂,具有草甘膦原药的利用率高等优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草甘膦颗粒剂的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草甘膦颗粒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草甘膦原药:72.5份,碳酸氢铵:35.5-40份,助崩解剂:5-8份,pH调节剂:5-8份,专用助剂:6-10份。
所述的草甘膦颗粒剂,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草甘膦原药:72.5份,碳酸氢铵:36-38份,助崩解剂:6份,pH调节剂:6份,专用助剂:8份。
所述的专用助剂为烷基糖苷或牛脂胺聚氧乙烯醚。
所述的pH调节剂为三聚磷酸钠。
所述的助崩解剂为硫酸铵。
一种生产所述的草甘膦颗粒剂的方法,将草甘膦原药和碳酸氢铵在一起固固反应成草甘膦铵盐,再加入助崩解剂、pH调节剂和专用助剂,混合均匀后造粒成草甘膦颗粒剂。
所述的生产草甘膦颗粒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草甘膦原药投入到混料罐中,开启搅拌,向混料罐中投入碳酸氢铵;
2)继续向混料罐中投入硫酸铵、pH调节剂,调节pH在4.5-6.5,控制混料罐温度在30℃-40℃,投料结束后继续搅拌;
3)再向混料罐中投入专用助剂,投完之后,继续搅拌4-5h,控制混料罐内温度在60℃;
4)反应结束后放料至造粒机造粒,将造好粒的物料从传送带送入到微波干燥机的传送带料斗中,控制好进料量,进料厚度为5-8mm,设置温度为100℃,保温温度为80℃,中控水分≤1%;
5)将干燥后的颗粒传送至方形筛料斗中,中间出来的物料作为成品,粉末重新造粒。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草甘膦颗粒剂及其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所制得的草甘膦铵盐颗粒剂成品与市面销售的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成品,除草效果无明显差异,能满足使用需求,但本发明产品草甘膦原药的利用率高,所制得的产品易包装,运输方便,具有更大的生产和使用优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草甘膦颗粒剂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将草甘膦原药和碳酸氢铵在一起固固反应成草甘膦铵盐,再加入助崩解剂、pH调节剂和专用助剂,混合均匀后造粒成草甘膦颗粒剂。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仁信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仁信作物保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仁信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仁信作物保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