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2081.7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洲;杨燕;万鹏;彭贵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菌之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张帆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室内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羊肚菌菌种的制备:
按原料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取如下原料:65-70%小麦、1-3%石灰、25-30%稻壳、1%石膏和1%过磷酸钙;首先将小麦与石灰混合,并加入水中浸泡,捞出小麦并沥干,得到含水率为50-55%的小麦,然后将稻壳25-30%加入水中浸泡,捞出稻壳并沥干,得到含水率为50-55%的稻壳,将浸泡处理得到的小麦、稻壳与石膏以及过磷酸钙加入菌种罐中并密封,在压力为0.13-0.14MPa,温度为123-125℃条件下灭菌3-4h,冷却至23-25℃后接入羊肚菌子实体的组织块,并在20-22℃温度条件下,培养15-18d,得到羊肚菌菌种;
B、布设栽培房:栽培房的墙体采用保温板,栽培房内设置多层出菇架,每层安装有灯带,栽培房内温度控制在5-20℃,湿度控制在90-95%;
C、菌丝培养:在培养盆中底部加入5-7cm厚的腐殖土,再将步骤A中得到的羊肚菌菌种捣碎至粒径为1-2cm,并在腐殖土上均匀平铺厚度为1-2cm捣碎后的羊肚菌菌种,再在羊肚菌菌种上均匀平铺一层厚度为2-3cm的腐殖土,最后将培养盆均匀摆放于出菇架上,并在避光条件下,温度控制在15-18℃,湿度控制在60-65%进行培养,当培养至最上层腐殖土上的菌丝长度为8-10cm时,在菌丝上摆放有营养料的营养袋,营养袋上设有开口,开口紧贴于最上层腐殖土表面的菌丝,继续培养15-20d,拿掉营养袋,进行出菇管理;
D、出菇管理
在步骤C中菌丝上拿掉营养袋后,进行避光培养,栽培房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2000-3000ppm,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培养盆内的腐殖土湿度保持65-70%,其中在栽培房夜间时,将温度控制在5-8℃,白天将温度控制在10-12℃,培养7-10d,形成原基,接着将温度控制在10-12℃,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1000ppm以下,空气湿度维持在85-90%,每天光照8h,培养7-10d后原基扭结分化形成菇蕾,然后再将温度控制在14-16℃,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1000ppm以下,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培养15-20d后,即可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保温板为聚苯乙烯树脂,其厚度为12-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栽培房内设置有加湿器、灭菌器、温度检测器和除尘器,所述出菇架最底层离地面高度为20cm,每层间距为40-50cm,最顶层至栽培房顶板间距为0.8-1m,相邻出菇架间距控制在8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营养料按原料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包括以下原料:小麦70-75%,谷壳15-20%,菜籽饼5%,过磷酸钙3%,石灰1-3%,所述营养料在营养袋中的含水量为55-60%,其中谷壳的含水率为50-55%,所述营养袋为12cm*24cm的聚乙烯折角袋,所述开口的长度为5-7cm,每袋营养袋装配有300-350g营养料,并在100-105℃温度条件下灭菌15-18h并冷却至20-23℃时,放置于腐殖土上,同时培养盆采用长宽均为33cm,高为11cm的方形塑料盆,每盆中放置两个营养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菌之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菌之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0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荪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木耳的栽培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