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预防性智能巡检装置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8700.5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9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斌;柳军停;黄辉;杨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12;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7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预防性 智能 巡检 装置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巡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预防性智能巡检装置及应用方法,所述巡检装置包括通讯连接的巡检终端模块和远程终端模块,所述巡检终端模块包括跨步电压取电模块、测距模块、定位模块、自动跨越线夹模块、放电闪络检测模块、无线信息收发模块以及中央控制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与跨步电压取电模块、测距模块、定位模块、自动跨越线夹模块、放电闪络检测模块、无线信息收发模块均双向通信连接;所述远程终端模块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信息输出模块、信息输入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无线通讯模块双向通信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信息输入模块、信息输出模块均单向通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巡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预防性智能巡检装置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输电线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长时间暴露在野外的输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如树木接触、放电闪络等故障,这些故障引起大面积停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预防性线路巡检可以及时发现线路潜在危险,配合线路维护人员把线路安全隐患控制在“停电故障”之前;发现线路放电闪络痕迹,配合线路维护人员排查放电原因,根据放电因素和线路破损程度,做好预防措施,有效避免二次放电闪络和线路破损加剧,从而间接实现线路安全隐患控制在“停电故障”之前。
目前现有的巡检方式主要依赖无人机巡检。无人机操控巡检需要专业飞控人员,技术要求高;由于实时无线通讯距离限制,无人机作业区间受限于飞控人员所处位置,尤其当输电线路处于偏远山区或者湖泊等复杂地理环境时,无人机操控巡检将会给飞控人员带来诸多难题。
无人机的巡检半径和续航时间,依赖于其自身电池容量,尤其当大规模输电线路预防性巡检时,电池容量严格限制了无人机的有效工作时间。
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依赖于精准定位系统与智能避障系统,目前尚未出现成熟产品方案,并且自动巡检时输出海量图像数据,信息的有效提取和利用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预防性智能巡检装置,通过设置解决了传统线路巡检无人机的操控难度大、作业区间受限、巡检半径小、续航时间短、依赖于精准定位系统及智能避障系统和输出数据冗余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预防性智能巡检装置,所述巡检装置包括通讯连接的巡检终端模块和远程终端模块,所述巡检终端模块包括跨步电压取电模块、测距模块、定位模块、自动跨越线夹模块、放电闪络检测模块、无线信息收发模块以及中央控制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与跨步电压取电模块、测距模块、定位模块、自动跨越线夹模块、放电闪络检测模块、无线信息收发模块均双向通信连接;所述远程终端模块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信息输出模块、信息输入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无线通讯模块双向通信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信息输入模块、信息输出模块均单向通信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预防性智能巡检装置,通过设置解决了传统线路巡检无人机的操控难度大、作业区间受限、巡检半径小、续航时间短、依赖于精准定位系统及智能避障系统和输出数据冗余等问题。
优选地,跨步电压取电模块包含第一前端设备、第一后端设备、升压变换器电路、储能电池及其充放电电路。
优选地,所述自动跨越线夹模块包含第二前端设备和第二后端设备,所述第一前端设备与第二前端设备相配合,所述第一后端设备与第二后端设备相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所述的输电线路预防性智能巡检装置的应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跨步电压取电模块开始启动,供应电能;
(2)在步骤(1)之后,中央控制器模块控制自动跨越线夹模块开始运行;
(3)在步骤(2)之后,无线信息收发模块开始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8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模量分析的直流架空线雷击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网站线路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