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尾板性能检测和耐久性检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7599.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有;孟升;王旭敏;王维;陈韬;汤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性能 检测 耐久性 装置 | ||
一种用于汽车尾板性能检测和耐久性检测的装置,汽车尾板(1)包括承载平台(11)、机械机构(12)、固定横梁(13),其中机械机构(12)包括一组举升液压缸、一组翻转液压缸,固定横梁13)的横截面为方形,用于将汽车尾板固定在汽车大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尾板固定支撑架(2)、液压动力装置(4)、液压控制装置、位置侦测模块;弥补现有技术中无车用起重尾板无专业检测设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备检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汽车尾板性能检测和耐久性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699-2004规定了车用起重尾板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车用起重尾板设有两组液压缸,一组举升液压缸和一组翻转液压缸。QC/T699-2004还定义了尾板的运动过程和运动状态:如图1所示:车用起重尾板的状态有(a)关门状态、(b)开门与车厢底面平、(c)下降着地、(d)翻转倾斜、(e)离地提升、(f)上升与车厢底面平、(g)关门。但是目前在国内外并没有专用检测车用起重尾板的性能参数和耐久性参数的检测设备。
QC/T699-2004标准规定:尾板应能承受空载运行10000次、负载运行90000次的试验,即尾板空载依a-b-c-d-e-f-g的顺序完成动作循环10000次,尾板加载最大起重质量依d-e-f-c-d的顺序完成动作循环90000次。在没有专用检测设备的前提下,如果真的需要按照标准来做检测,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操作和计数,直接在整车上操作和检测的检测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而且自行检测又具备公众可信性,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有检测设备也不会检测该项目。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用于汽车尾板性能检测和耐久性检测的设备,汽车尾板检测装置领域的市场处于一片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尾板性能检测和耐久性检测的装置,弥补现有技术中无车用起重尾板无专业检测设备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尾板性能检测和耐久性检测的装置,汽车尾板(1) 包括承载平台(11)、机械机构(12)、固定横梁(13),其中机械机构(12)包括一组举升液压缸、一组翻转液压缸,固定横梁(13)的横截面为方形,用于将汽车尾板固定在汽车大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尾板固定支撑架(2)、液压动力装置(4)、液压控制装置、位置侦测模块;
所述汽车尾板固定支撑架(2)的上部为钢构骨架,汽车尾板的固定横梁(13)安装固定于钢构骨架上;
所述的固定支撑架(2)包括台体框架(21)、模拟汽车大梁(22)及2个尾板夹具(23),所述的台体框架(21)为由方形管材焊接或由螺栓拼接固定成长方体框架,模拟汽车大梁(22) 由2根互相平行的方形管材构成,模拟汽车大梁(22)固定安装于台体框架(21)顶端的方形管材上,2个尾板夹具(23)分别固定安装于模拟汽车大梁的2根方形管材上,且与台体框架(21)顶端的方形管材的距离相等;
所述尾板夹具(23)的下部设有可供汽车尾板的方形横梁穿过方形孔,所述的方形孔一个侧边为可旋转打开的铰链板(231),尾板方形孔的另外3个边设有加固耳板(232),铰链板(231)与加固耳板(232)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方形孔的相邻2个加固耳板(232)上设有螺纹孔,尾板夹具(23)还包括紧固螺栓(233)和紧固压板(234),紧固压板(234)为矩形钢板,紧固压板(234)位于紧固螺栓(233)的末端,汽车尾板(1)的固定横梁(13) 穿过尾板夹具(23)的方形孔后通过紧固螺栓(233)和紧固压板(234)锁紧固定;
所述液压动力装置(4)与汽车尾板的两组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相连,为汽车尾板提供检测所需要的液压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7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架试验高度可调装置
- 下一篇:副车架疲劳试验弯矩、转矩消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