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抗菌PP母粒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6998.6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0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张现;林琳;陈超;王岩岩;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1/06;C08K5/134;C08K5/526;C08K5/00;C08J3/22;A01N25/08;A01N65/08;A01P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抗菌 pp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抗菌PP母粒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述的生物质抗菌PP母粒包含基体树脂、生物质抗菌剂、1~5wt%润滑剂、0.05~0.2 wt%复合抗氧化剂的共混组分:其中所述的生物质抗菌剂的主要成分为干燥十大功劳的果、叶、根,按照果:叶:根=1:2~5:3~7配合,将具有抗菌效果的生物质材料用无定形矿物进行矿化,所占母粒的质量比为10~30wt%;先将基体树脂、润滑剂、生物质抗氧剂置于高混机中搅拌至均匀;再加入生物质抗菌剂,再次高混至均匀,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得。该方法制得的抗菌母粒具有较高的抗菌率,用于聚丙烯的抗菌改性,解决了生物质抗菌剂无法高温加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分子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生物质抗菌PP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领域越发的关注,而聚丙烯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水杯、餐盒、水管等,因此聚丙烯的抗菌改性成为了当今塑料改性的重点。
目前常用的抗菌剂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无机抗菌剂通常指银、铜、锌等无机物,主要利用其氧化活性和游离离子来杀伤菌类,其中银系物质杀菌能力最强,但存在银离子具有微毒性且活性太强、易变色等问题,而铜系物质对真菌杀伤力较强,对细菌则几乎没有作用,锌系则抗菌性能仅仅中上;有机抗菌剂的主要品种有香草醛和乙基香草醛类化合物,但有机抗菌剂存在安全性未知、耐热性较差、容易水解等问题;天然抗菌剂主要来自于芥末、甲壳素、山葵等天然植物的提取,但存在杀菌效果有限、稳定性差等问题。
生物矿化是材料仿生学领域的概念,经研究发现,许多昆虫的加壳、肢节均为生物质与矿物质的复合材料,且均为纳米结构。这些部位往往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物理性能,也有些具有超疏水、漫反射等特殊功能。通过人为的选择一些生物材料进行矿化处理,往往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生物质材料无法在高温下加工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抗菌PP母粒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一种生物质抗菌PP母粒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一种生物质抗菌PP母粒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生物质抗菌PP母粒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的共混组分:基体树脂、生物质抗菌剂、润滑剂、复合抗氧化剂,其中,所述的生物质抗菌剂的主要成分为干燥十大功劳的果、叶、根,按照果:叶:根=1:2~5:3~7配合,将具有抗菌效果的生物质材料用无定形矿物进行矿化,所占母粒的质量比为10~30wt%;润滑剂用量为抗菌母粒质量的1~5 wt%,复合抗氧化剂用量为抗菌母粒质量的0.05~0.2 wt%,其余为基体树脂;将所述的基体树脂、润滑剂、生物质抗氧剂调配好置于高混机中搅拌至均匀;再加入生物质抗菌剂,再次高混至上述物质均匀,取出并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抗菌母粒,该母粒可用于空白聚丙烯切片。
本发明采用该方法采用十大功劳作为生物质抗菌剂成分,一种生物矿化的处理方法,将具有抗菌效果的生物质材料用无定形矿物进行矿化,可以使其多了一层保护层,同时其纳米结构不影响抗菌成分有效扩散,该方法制备的抗菌母粒相对无机抗菌母粒的价格更为低廉,且比有机抗菌母粒绿色环保,是一种抗菌效果好,市场应用广的新型产品,解决了生物质抗菌剂无法高温加工的问题,是一款绿色环保的抗菌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6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