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胺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环氧树脂改性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45654.3 | 申请日: | 2017-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黎水平;吴其胜;王鑫;孔灿灿;诸华军;徐风广;张长森;杨涛;王成双;刘杨;范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G59/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胺基 超支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环氧树脂 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支化聚合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胺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环氧树脂改性剂。
背景技术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高度支化结构,其支化程度介于一般的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之间。与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相比,超支化聚合物不需要逐步分离提纯,这大大降低了合成难度和成本,而且由于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树枝状聚合物使用,所以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超支化聚合物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且超支化聚酯已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超支化聚合物,其在涂料、交联剂、药物载体、基因转染、催化剂、癌症检测与治疗、分离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的超支化聚酯存在制备工艺复杂的弊端,这已严重限制了超支化聚酯作为环氧树脂改性剂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胺基超支化聚酯,其作为环氧树脂的改性剂会使得环氧树脂具备固化容易、固化后机械力学性能优良以及固化后收缩小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的工艺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改性剂,其包括上述的端胺基超支化聚酯,故将该环氧树脂改性剂应用于环氧树脂中可以使其固化更加容易、固化后力学性能更加优良以及固化后收缩更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环状酸酐化合物溶液与含有胺基的链状化合物进行混合,并加热进行反应,得到初产物;对初产物进行后处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端胺基超支化聚酯包含由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其中,结构式中的A由结构式表示,B由结构式表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环氧树脂改性剂,其包括上述的端胺基超支化聚酯。
本发明实施例的端胺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环氧树脂改性剂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环状酸酐化合物溶液与含有胺基的链状化合物进行混合后反应,使得整个反应过程简单可控,并且还有原料易得、产量高的优点;另外,通过上述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端胺基超支化聚酯,其作为环氧树脂的改性剂可以使环氧树脂固化更加容易、固化后力学性能更加优良以及固化后收缩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中对应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的形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的结构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端胺基超支化聚酯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端胺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状酸酐化合物溶液与含有胺基的链状化合物进行混合,并加热进行反应,得到初产物。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当中,环状酸酐化合物溶液的溶质使用邻苯二甲酸酐或丁二酸酐,溶剂使用非质子性溶剂,优选地,选用N,N-二甲基酰胺作为溶剂。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选用非质子性溶剂N,N-二甲基酰胺溶解环状酸酐化合物,可以使得环状酸酐化合物更充分的快速溶解,并且还有利于促进其与含有胺基的链状化合物进行反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当中,含有胺基的链状化合物指的是二乙烯三胺、三乙烯二胺或四乙烯三胺中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含有胺基的链状化合物的添加主要是在普通酸酐的羧基上接入胺基单体,从而使得最终得到的产物具备大量的端胺基,提高其活性。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持环状酸酐化合物和含胺基的链状化合物进行有效充分的反应,形成目标产物端胺基超支化聚酯,本发明实施例中限制环状酸酐化合物溶液中的环状酸酐化合物和含有胺基的链状化合物的用量比为10.2-10.4:14.8-2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