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片用的注浆管及其注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5451.4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应卓清;朱海良;韩伟勇;万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构件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片 注浆管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施工领域,特指一种管片用的注浆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片中埋设的注浆管,是采用束节组装形成的,该注浆管包括外表面为光面的管体,在管体的一端连接管帽,另一端连接束节,该束节用于连接输浆管,束节具有内螺纹,可以通过内螺纹螺合连接输浆管,为防止该注浆管漏水,在管体上靠近管帽的一端套设有止水钢片,该止水钢片与管体焊接。
采用束节组装形成注浆管存在一下问题:
一方面止水钢片的焊接节点易焊接不牢,容易产生漏水现象;另一方面仅有一道止水结构,止水效果较差;
采用束节连接注浆管,该束节的内螺纹会因浆液侵入而损坏,从而影响了注浆管的使用寿命;
注浆管为光面管体,管体和管片间的连接强度不足,在使用时,由于注入浆液的压力和连接输浆管时的旋转操作,容易使得管体发生转动,从而导致管体处发生漏浆漏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片用的注浆管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束节组装形成的注浆管存在的止水效果差、使用寿命短、以及管体容易发生转动等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片用的注浆管,包括:
注塑成型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呈螺旋状的加强筋和间隔设置的多个止水圈,所述管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
扣设于所述第一管口处并封闭所述第一管口的管帽;以及
扣设于所述第二管口处并封闭所述第二管口的护套。
本发明提供的注浆管采用注塑成型,通过注塑形成了与管体为一体结构的止水圈,该止水圈为多个,从而提高了注浆管的止水效果,提高抗渗性能,另外止水圈采用注塑形成,和管体制成一体,解决了焊接不牢的问题,增加了注浆管的结构强度与结构稳定性。在管体的外表面还形成有加强筋,该加强筋能够提高管体与管片间的锚固强度,防止了管体在使用旋转力矩后容易转动,避免了转动易导致管体处发生漏浆漏水的现象。
本发明管片用的注浆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上靠近所述第二管口处设有外螺纹,所述护套内设有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护套螺合于所述管体的第二管口处。
本发明管片用的注浆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止水圈的外缘距所述管体外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加强筋的外缘距所述管体外表面的距离。
本发明管片用的注浆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还形成有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设置加肋筋,所述加肋筋沿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布设。
本发明管片用的注浆管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为直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管片用的注浆管的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管片时,将所述管体从待形成的管片的内表面插入至所述管片的模具空间内,使得所述管体的管帽距待形成的管片的外表面留有设定距离,所述护套和部分管体置于所述模具空间的外侧;
将所述管体固定于所述模具空间内;
浇筑形成管片从而将所述管体锚固于所述管片内,且所述管体上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部分从所述管片的内表面露出。
本发明的注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于盾构隧道内拼装所述管片;
拆除所述管体上的所述护套以露出所述第二管口;
利用钻机从所述管体的第二管口伸入所述管体内,并将所述管体的第一管口处的管帽钻通形成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的钻口,继续向所述管片的外表面钻进从而与所述管片上形成于所述管体内部连通的钻孔,且所述钻孔连通于所述管片的外表面的空间;
提供输浆管,将所述输浆管与所述管体的第二管口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输浆管向所述管体内注浆,注入的浆液从所述管体流至所述管片的外表面处并将所述管片的外表面的空间填满。
本发明的注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上靠近所述第二管口处设有外螺纹;
将所述管体锚固于所述管片内时,将所述外螺纹从所述管片的内表面露出;
所述输浆管的端部设有内螺纹,将所述输浆管通过其自身的内螺纹螺合于所述管体的外螺纹上,从而实现了输浆管与管体的第二管口的连接。
本发明的注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注浆完成后,将所述输浆管与所述管体的第二管口解除连接,并将所述护套扣设于所述第二管口处并封闭所述第二管口。
本发明的注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还形成有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设置加肋筋,所述加肋筋沿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布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构件分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构件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