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脓毒症快速诊断的IL-6和IL-10二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8310.1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宁铂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69;G01N33/68;G01N21/78;G01N21/77;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脓毒症 快速 诊断 il 10 二联 胶体 免疫 层析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脓毒症快速诊断的IL‑6和IL‑10二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免疫层析试纸条,及位于试纸条上的金胶垫、硝酸纤维膜;所述金胶垫上的金标抗体由抗IL‑6抗体和抗IL‑10抗体组成,所述硝酸纤维膜上从左至右依次为包被抗IL‑6抗体的检测线、包被抗IL‑10抗体的检测线、包被羊抗鼠抗体的质控线。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检测结果判断的标准比色卡,用于对比区分早期脓毒症、严重脓毒症、革兰阴性菌感染和革兰阳性菌感染。本发明的试剂盒具有稳定、简单、快速、准确、无污染和费用低等优点,可批量化生产,提高脓毒症的早期快速诊断效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降低脓毒症的病死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脓毒症快速诊断的IL-6和IL-10二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
背景技术
脓毒症是各级医院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感染源绝大部分为细菌。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更是居高不下,可高达30-50%,中国每年死于脓毒症的人数近100万。脓毒症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因此,如何早期快速的诊断脓毒症是决定脓毒症预后的关键因素。IL-6是Th-2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抗体,促进T细胞分化成CTL,作为内源性致热源参与炎症反应,引起白细胞升高并促进肝脏合成急性时相蛋白(CRP)。IL-10是Th-2细胞分泌的抗炎因子,在病原菌抗原呈递过程中抑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阻止抗原呈递的过程,同时它还抑制了T细胞的克隆增殖,从而起到对抗炎症反应的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者发现IL-6、IL-10在脓毒症的早期(感染一小时内)就异常升高,其对细菌感染预测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传统的CRP(p<0.001),IL-6和IL-10在各种病毒感染组中明显低于细菌感染组(p<0.001),IL-6和IL-10能区分脓毒症和重症脓毒症,其升高水平与病人死亡率呈正相关。因此,IL-6、IL-10对细菌感染的脓毒症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流式细胞术分析费用昂贵、技术要求高,难以普及到基层医院。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结合垫上,当待检样本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上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溶解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后相互反应,再移动至固定的抗原或抗体的区域时,待检物与金标试剂的结合物又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带上,可通过肉眼观察到显色结果。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免疫标记技术,具有稳定、简单、快速、准确、无污染和费用低等独特优点。
中国专利200680021670.5公开了一种脓毒症的诊断方法,具体包括预测具有发展脓毒症危险的个体中脓毒症发展形成的方法,通过评价个体的生物标记谱中的特征,如这些特征满足特定数值集,则该个体可能发展为脓毒症;该专利还提供了预测具有发展脓毒症阶段危险的个体中脓毒症阶段发展形成及诊断个体中脓毒症的方法,其中生物标记包括IL-6和IL-8。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利用IL-6和IL-10组合,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诊断脓毒症,并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脓毒症快速诊断的IL-6和IL-10二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脓毒症快速诊断的IL-6和IL-10二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包括IL-6和IL-10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所述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胶垫、硝酸纤维膜层和吸水纸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胶垫上的金标抗体由抗IL-6抗体和抗IL-10抗体组成,所述硝酸纤维膜上从左至右依次为包被抗IL-6抗体的检测线、包被抗IL-10抗体的检测线、包被羊抗鼠抗体的质控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8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除钩状效应的免疫检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控系统